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鲁渝妈

[亲子交流] 驴友亲子每日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转自2014年5月火柴人教育)

伟大的创新总是和刻苦地学习与继承前人的成果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联系!

叛1.jpg

     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会害了孩子。​​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一篇描写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回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从此离家。开始了他寻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再也没有老师和父母烦心的唠叨。当然,也没有了父母片刻不离的嘘寒问暖。​​在那个光怪陆离的都市,500元钱像一杯水倒进沙漠里一样,很快就渗透没了。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少年想到了放弃,但一想到回家可能会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泪水吞进了肚里。

    ​​城市很华丽,但少年很难找到她的入口。他的成长与这个城市的喧闹无关。为了生存,这个在家连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开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劳累一天,只为能拥有一顿热饭和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住所——这些他曾经唾手可得而又没有丝毫珍惜过的东西,在那个离家遥远的城市,伴随了少年叛逆的成长。​​

    春去秋来,一年很快要过去了。少年在饭店刷过盘子,在大公司做过保安,在酒店做过门童,在夜市里做过摆摊的小贩……少年的双手终于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渐渐长满老茧。少年的心也随着日出日落,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对自己惴惴的爱心。

    ​​终于,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少年拨通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电话那端,是父亲激动的声音和母亲喜悦的啜泣……

    ​​父亲说,如果找到了你要的东西就回来吧。​​

    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少年泪流满面。不久,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在行囊中,多了两件买给爸妈的内衣,包装得朴实而美丽。这是一个懂事了的儿子,他用自己的双手为父母换来的新年礼物……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故事到了这里,就结束了。但少年的成长仍在继续,这只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短暂,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从叛逆到理解,心才真正长大了。​​

    为什么要叛逆?因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这时候的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

    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然而,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反而觉得万分苦恼,深怕这种叛逆,不只是打破成人惯有的权威,更能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于是就有了“面对叛逆的孩子怎么办”的问题。

​​    其实,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在从前,他无法意识这种束缚与限制,就是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蒙中跃跃欲试。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又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这时候的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目的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    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所以,在这特殊的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回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使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经常感到又气又恨。

    ​​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因为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叛逆始终是有根源的。而“关心、理解”,则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回答“怎么办”的开始。

​​    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

​​    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我一直觉得,女儿和我是处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经常交流。”她说,“从小到大,女儿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自己,包括学习、和同学交往等各个方面,甚至连有男生追求她,她都会告诉我。”

     ​​她告诉我,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便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再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做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他明了您的看法。​​

    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至少要在“形式上”给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间,让他有学习、思考、省悟的空间。而不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位母亲实际上是在施行一种前卫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感觉,除非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自动愿意充当小孩。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表示永远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之后,更是会给予改正的机会,对其改正的态度始终抱持着肯定与支持。

    ​​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中,我们必须真正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作为另一个人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许不符合我们心目中的成熟条件,但并不能说是由于孩子不听话所造成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8: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啊!需要我帮什么忙吗?”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是没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见,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但是要了解这一点,就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也只有暂时脱开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也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其实,我们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正如前面例子中所显示的,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有时,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受到约束。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不幸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奢望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经常使用绝对的压制手段,其结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自己对他的影响力拱手让人,造成其他不良影响有机可乘。​​

   于是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不理解中渐行渐远了。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象;并不是谁叛逆了谁,顶多只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离开”我们而已。我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暂时放下了父母的角色,我们并没有什么可失落的,因为许久以前我们孕育的生命,终将远离我们,独立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转自2014年5月家人)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大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爱,正确的给予和引导将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一百岁感言
                              杨绛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1: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淡~然 于 2014-5-27 22:02 编辑

体检 | 16道题 测测你是不是亚健康
(转自重庆晚报)

1.□早上起床时,常有头发掉落。5分​ ​

2.□感到情绪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3分​ ​

3.□健忘,经常记不起最近发生的事。10分​

​4.□害怕走进办公室,对工作厌倦。5分​ ​

5.□不想面对同事,有自闭症趋势。5分​ ​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5分​ ​

7.□工作一小时后,倦怠,胸闷。10分​ ​

8.□工作情绪无法高涨。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排除天气因素,三餐进食少。5分​ ​

10.□盼望下班,能够回家在床上休息。5分​ ​

11.□比常人更渴望清幽的环境。5分​ ​

12.□不像以前那样热衷朋友聚会。2分​ ​

13.□经常睡不着觉,多梦,睡眠质量差。10分​ ​

14.□体重明显下降,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

15.□免疫力下降。5分​ ​

16.□性能力下降,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欲望。10分

    10分​​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30分以上,表示你的健康已敲响警钟;
    50分以上,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注重营养搭配等;
    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那就要抽时间看医生了
​​
(注:此量表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去医院查治)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2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一个比一个无奈,写得真好!

5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个样儿;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饿得"三根筋挑着一个头";
  当我们需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能跟着父母到田头;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
  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小学生都是大知识分子;
  当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赶上了大串联;
  当我们正上学的时候,碰上了"文化大革命",
  我们该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
  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还只能靠介绍;
  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只能两张床一并靠;
  当我们工作正起劲的时候,碰上了下岗;
  当我们老了想享享福的时候,碰上了啃老的80后;
  鼻子一酸,开始叭嗒叭嗒掉眼泪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22: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6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
  当我们需要读书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当我们需要就业的时候,赶上了裁员;
  当我们要养家的时候,国营卖掉;
  当我们需要生育的时候,国家只让生一个;
  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5-12 06:56 , Processed in 0.13660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