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干脆面

灌水太多!水牛都遭不住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7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明北京城的宫殿坛庙之辉煌壮丽,超过了南京,具有天子之都的雄伟气概。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城:

发表于 2012-3-27 1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北京第一重城为宫城。宫城就是皇宫,也称大内,又称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脏,所谓的天下之中。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紫微星垣(即北极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是天帝之所居,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上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宫城,宫禁森严如规定:擅入宫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绞。”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这个名称,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发表于 2012-3-27 1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北京第二重城为皇城。宫城之外套着皇城,分布朝廷办事机构监、局、司、库等,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皇城周围约18里,四面开7座城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其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中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擅自闯入,杖责一百。(万历《大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四)

发表于 2012-3-27 1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北京第三重城为内城。皇城之外又套着内城。内城,初称京城,也称大城,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内城。在清朝,内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城周围约45里,城墙高12米,城墙内外,用砖包砌。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的外面,环绕护城河。今北京2号线地铁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内城共有9座城门:南面,中为正阳门(初称丽正门,习称前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正统年间,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内城九门楼建成之后,崇楼峻阁,固若金汤,崔嵬宏丽,焕然一新。

发表于 2012-3-27 1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北京第四重城为外城。内城之外,罩着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御塞外骑兵骚扰,按“城必有郭,城以卫君,郭以卫民”的规制,始筑外城。在清朝实行“旗民分城居住”政策,民人(汉人等)都搬到外城居住。原议修120里,因财力不足,只在南面修了28里,开七座城门:南面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清避道光帝旻宁名讳改为广安门)、北为西便门。城墙全用砖包砌,也挖了护城河。

发表于 2012-3-27 1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这样,在明清时期,北京四重城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为中,层层环卫,界域清晰,等级分明。历史传统,影响至今。

紫微星垣(北极星)名为紫宫,皇帝居所宫禁森严,故称“紫禁城”

发表于 2012-3-27 19: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为中心,大内、隆福、兴圣三组宫殿呈“品”字形,夹太液池,形成“太液为主、宫殿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则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形成“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

发表于 2012-3-27 1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为什么会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转换呢?这有文化上的原因。草原文化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衣食之源,而牛羊食草而生,草又依水而生,所以水是草原文化的生命。而武力篡夺侄子皇位后迁都北京的朱棣,生长于江南水国泽乡,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墙放在首位,太液池则是消闲游憩之地。因此,元大都“太液为主、宫殿为客”与明北京“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宫殿布局上的映现。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中轴线好比北京的“脊梁”。北京建城,先有中轴线,后有北京城,而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出”后有“靠”,形成中轴线的一个个高潮。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中轴线即子午线,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11-8 06:45 , Processed in 0.12358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