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风乱吹

[周边游] 元旦穿越太白山(25日准备会必须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5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太白山之驴行漫记
太白山之旅英雄传
登太白山不是为了赶时髦,是被太白山厚重的历史遗迹和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那么太白山到底是怎样一座山呢?
太白山乃是秦岭之脊梁,也是我国东部的一座高峰,海拔3767米。秦岭山脉是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白山作为秦岭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所形成的冰蚀湖臂膊荡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当地老人称之为神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称,被列为太白八景之一。
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夏商时期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爵,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及太白山,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曾多次登临太白,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传说为李白的做诗之处。
太白山地质构造独特、植物茂密,现存种子植物1700多种,野生动物23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
这几年登太白山的人们多了,穿越的驴子几乎天天都有,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行走在大爷海、拔仙台上。
我们眼中的太白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也是吸引我们亲临太白山的原因,200697日晚上终于成行,去探索太白的神秘,可以说大家从思想上、物质上、体力上都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怀揣着忐忑不安又满怀信心的走上了太白之路。
本次太白小组五人,依次介绍和大家见面:
文哥:不善言谈,但是乐于助人,不失豪爽,闯荡驴坛多年,犹善上坡路,是这次太白之行的召集人。本次穿越总是冒进,时不时的就把队伍拉下一截,被众驴批评为左倾冒险主义。(以下四人都比文哥要小,故都称为小字辈)
小张:身高180厘米,人高马大、体格健硕,平时经常举举杠铃什么的,以往除了参加过省直举行的登山比赛和有时候周末带孩子爬爬抱犊寨之外,没有长距离徒步爬山的经历,这是第一次负重40斤以上爬如此大的山,但是一直紧跟头驴,居然说还没有感觉到累,真一猛驴也。
小赵(可西):个子不高,身体偏瘦,但毅力和耐力令人佩服。爬山途中嘴离不开水袋的出水咀,走上几步就的喝一口水,本来自我感觉良好,可一上3000米就出现反应,把他害惨了,头疼欲裂,走不动路。最终还是靠毅力,战胜了缺氧,登顶成功。
小温:极能负重,是勇于挑重担得好同志,背包最重时达45斤之多。还担当重任是夫人的专职摄影师,耐心等夫人摆好姿势,不厌其烦地为夫人选取角度来拍照,一路下来摄影技术大有长进。
小张(女):小温的夫人,心直口快,身体素质不错。虽然主要重物由老公承担,自己也背了小20斤的背包,一路上紧跟老公左右,不叫苦不叫累,还时不时的指挥老公走这儿,走那儿。
最后是向导老岳:40多岁,职业带路人兼背夫,取得了太保局颁发的上岗证。人比较实在,主动分担大家的物品,时常是突前到达休息点,放下背包,就返回原路接应他人背包。但是由于多年带路的磨炼,没有多少文化的他,也有了狡黠的一面。有时候会利用你第一次上太白,故弄玄虚,让你不得不多花钱。下板寺到汤峪本来有专线班车,他故作神秘,说是下去找熟人开的车,可以节省门票。然后回来却说没有车来了,租车吧,其实租车也不是太贵,几个人合下来,也就是班车的价钱。他明明想叫你包车,不明说,当然主要还是他剩下了车费。
97晚上1939分太白山行动小组一行五人乘坐的T 55次列车开动,躺在卧铺上,在咣当咣当的车轮飞转声中,睡去醒来,迷迷糊糊。于98早上620 到达西安车站,出站后打一面的去西门附近的朗森户外用品店取了背包罩,步行到水司汽车站,乘830开往周至的班车一路走高速,1020分到达周至邮电宾馆旁边的汽车站,一打听到后胗子的班车已经走了。几个面的司机过来揽生意,我们不知所措,只好先去吃饭。在路边小面馆里每人来了一碗抻面,利用吃饭间隙,我给先前联系的向导越建平打电话,询问包车情况,了解了行情。期间经过和面的司机讨价还价,确定包车150元到后胗子,付三人黑河森林公园门票120元,共计270元给送到铁甲树。买了干粮,面的上路了,这时已经1120。车开出周至20公里左右进入了大山,一直沿黑河蜿蜒的山路行驶,山区的国道路面还算宽敞,就是修路挖的大坑让你无法开得很快。沿路风景很美,树木苍翠,黑河时而宽敞,时而狭窄,变化万千,司机介绍这是西安市的饮用水源。
一个小时后,下道拐入黑河森林公园管理区,是要主动买票交费的,门口告示牌子上,门票每人40元,车辆20元。司机下去买票,20分钟后才出来,继续上路到景区门口,自动门紧闭,司机下去和门卫交谈,门开了。一路上有很多景点,如果有时间不妨走路到后胗子,欣赏峡谷一线天、吊桥、瀑布,我们为了赶路直奔后胗子。1330分到达后胗子,这里是一个乡镇,街面正在搞建设,有宾馆有商店,还有农家乐。一直联系的向导岳建平在路边等候,和他简单介绍人员和行程后,他指定由哥哥岳天义为我们带路。
在后胗子宾馆停车场看到了周至-后胗子班车,问司机,原来每天周至发后胗子就这一班,10点发车,票价15元,错过了只能包车。
后胗子到铁甲树8里路,上坡30分钟到达。
背包上路正式开始太白山之旅,路边是一棵树龄1700多年的铁甲数,树干粗壮而显得那么沧桑,树冠硕大,枝叶茂密,枝枝杈杈上挂满了善男信女栓的红布条,树后平台上是道观,三开间的木板建筑,中间供有道教塑像,边上搭了床铺,可以住人。北侧山脚下一座新的道观大殿正在建筑,已经进入装修阶段。
上来有一个收费站,每人20元,我们走到这里大门紧闭,中午回家吃饭去了,哈哈,逃票成功。
由此进入了原始森林,路在河流上来回穿行,几回回过吊桥、走独木桥、刺激好玩,一次次穿行新式的栈道,体验山道难。有几处路被水冲的无法修桥,就搭了两根树干,横在水面上,需要谨慎通过。
小桥流水,森林茂密,河中被大水冲倒的大树横七竖八,能够想象得到当时水流的肆虐,走在这里仿佛是回到了原始的世外桃源,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是那么令人震撼。
1620分到了三合宫接待站,帆布搭的大棚,木板大通铺,锅碗瓢勺炉灶齐全,大门紧闭,老板可能去采药了。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直上三合宫瀑布,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宫,只是因为有三条水溪在这里汇合,成为一条河流,故而得名三合宫。瀑布水流很大,带起的水雾凉飕飕的,是摄影的好地方。
1640分继续上路,沟变的窄了,树木更加茂密针阔叶林混交,知道这是进入了云雾沟。一株株大杨树十分高大,棵棵超过六、七十米,桩桩树干上长满了苔藓,路边一棵直径近两米的大杨树,两个人手挽手勉强围抱,高达上百米,可让大家开了眼。
1720分到达云雾沟中段的一处宿营地,较平坦,可扎七、八顶帐篷,水源很近。我们开始搭帐篷、准备晚餐,老岳找来了树枝树杈准备篝火。当夜幕降临,篝火在噼噼啪啪声中燃起,照亮了云雾沟,趋走了寒意。
今天晚上是七月十六,月亮应该很圆,到20点她还没有出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钻入帐篷,明天的路很艰难,早些休息了。
半夜醒来月光透过帐篷明亮亮的,沟中水流声依然哗哗的响,恍惚中来到了水中,冰凉刺骨,猛地坐起,原来脚蹬到了睡袋外边。

99早六点天还是黑蒙蒙的,我走出帐篷,呼吸着醉人的清新的空气,在一旁活动自己的筋骨,受到我的骚扰,大家陆续起来了,睡得都不错。在水溪旁洗了一把脸,太凉了,有些扎手。小温他们几个还正儿八经的刷牙、打肥皂,认真地洗了一把。
帐篷外帐都是水珠,边做饭一边把帐篷晾好,吃饭、收拾背包,830才上路,沿小路继续上行。有时稍陡一些,基本上都是之字形的上坡路。910分来到了著名的六里坡起点,路是一直漫上,并不想有些人描述的那样恐怖,但也不轻松,毕竟是六里多地的无休止的上坡,还是比较好费体力,谁都会气喘吁吁,所以这里是公认的比较艰难的路段。好在沿途风景很好,古栈道、茂密的树林、遍地的野花飘香,空气十分的清新怡人,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喘口气观风景,结识花草和树木,倒也和快适应了这六里坡。
940分来到南清关,所谓关就是关隘的意思,一块巨石板斜靠在山体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门洞,路只能容一人必须从门洞中穿过,易守难攻,故称为南清关
南清关到老君殿一段路基本上是横切路段,比前一段路坡度有些缓解,两公里的路程,用时一个钟头。我走的较快,1150到达老君殿,六里坡结束。
老君殿这里原来有一个道观,据说是文革期间毁坏了,庙遗址的模样还在。后来人们在旁边搭了一个石棚子佛龛,供人们朝拜。这里是一个垭口平地,扎20几顶帐篷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无法补充水源,向导老岳说向北侧下山半个小时可以取到水,这里有人宿营的痕迹。
向北望去一座似馒头一样的山峰,很独特,叫天柱峰,壁立陡峭,十分雄伟。
1220分大家都到齐了,开始午餐,烧饼火腿,狼吞虎咽。
1330分踏上了下午的路,来到了连绵不断石海,就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气势磅礴,蓄势待发,大有奔流而下之势,身临石海,感悟到了大自然无穷魔力,惊心動魄,令人震撼。
1514分,来到朝阳寺。其实这里并没有寺庙,一个山头、几棵形状奇特的松树,说是原来有一个寺庙,但是没有看到遗址什么的。从这里开始就比较轻松一些了,路是山坡上横切,时而漫上时而平缓,走过了六里坡、二里坡,这真是一种享受。
1530分到达南天门,有道观也是接待站,能容纳百人住宿,帆布搭的帐篷,里面都是通铺,睡一晚上60元,在这里扎帐篷每顶要收50元,要把刀子磨刀快快地,狠砍。
我们预定的扎营点是药王殿,南天门到药王殿的路是高山草甸,花草遍地,路很平坦,有几处沼泽草滩需要注意,是漫水区,一脚踩上去十分松软,要快速通过,不然脚会陷到水里。
1640 分我率先到达药王殿,这里阳光好明媚,十分暖和。放眼西望,东跑马梁历历在目,北望玉皇池道观、主峰拔仙台清晰可见。今晚在这里宿营,赶紧打开帐篷、防潮垫,在太阳底下晾晒。



昨晚的晚饭是在大棚里吃的,牛肉、火腿、豆腐丝、熏鸡蛋、炒鲜蘑菇、木耳,喝白酒,着实腐败了一把,当晚睡得很舒服。
910810分出发,沿大殿北侧右转上山,进入了风景秀美的放马梁,这是3200的高山草甸,是森林的边缘,绿草如茵,奇花遍地,不知何年何月的树根,有如天然的根雕,为放马梁增添了几分深邃、几分古朴。经过1个小时的草原跋涉,940分来到了玉皇池,碧绿的湖水,深不见底,面积有几千平米。湖边有道观,大门禁闭,道士不知去了那里。在这里碰到了从主峰下来的几个人,他们要从后胗子出去了。沿湖东侧的路上山,都是在乱石滩上行进,这一段路程爬升较大,走了一个小时到达三爷海,三爷海面积比玉皇池小得多,水碧绿。湖边有用石头垒砌的道观,铁佛像、铁钟、铁瓦当摆在那里,供人们瞻仰。
稍作停留继续前进,1215分到达二爷海,这是黑河源头,水面面积也有几千平米。这里离主峰很近了,兴奋的心情催促我们尽快登顶,我和小张用了30分钟,登上了太白绝顶。主峰拔仙台恰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如云,三面陡峭,凶险无比。峰顶宽阔平坦,向西南倾斜,西窄东宽,面积约8.4公顷。拔仙台建有道观封神台、雷神殿等建筑,登顶远眺,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进入拔仙台道观,惊奇的发现院里有一台锈迹斑斑的轧面机,不知道是那年弄上来的。老道看到人来站在门口迎接我们,自称姓吕,居然是河北沧州人,直呼我们老乡。
道观里供奉有真武大帝、太上老君、玉皇,有通铺可以住人,道士是用煤气罐作饭的,水是用大爷海的水。
我们五个人在拔仙台合影留念,充分享受海拔近四千米的阳光,远眺鳌山主峰和40里跑马梁,风光无限好。
14点下撤到了大爷海,午餐。
1640分到达了大文公庙,这里海拔3400,也是个接待站,有了联通的手机信号。太保局正在逐步对山上的接待站进行改造,建造钢结构屋架、铝塑板夹泡沫墙壁,保暖又美观,据说明年五一前全部接待站改造完毕。
大文公庙到小文公庙大概有8公里的路程,百分之九十是乱石坡路,不是碎石就是松动的大石块,虽然路比较平缓,走在石头上脚很难受,速度上不来。
我和向导老岳1930分到达已经掌了灯的小文公庙,这里也设了一个收费站,但是没有人查票。老岳拿上我的头灯返回去接应他们去了,20点全体到达小文公庙,每人吃了接待站的面条一碗,住在了接待站的房间里面,舒适暖和。
911早上6点我就起床了,穿好羽绒服,等着看日出,618分太阳像一个橙色的小火球出现在东方,在云层的压抑下一道彩虹向远处伸展,红彤彤一片。
从小文公庙下山就是景区的路线了,下山路进行了修整,水泥台阶路,失去了自然风貌。
710分离开小文公庙,
748分到达上板寺,从这里开始有了缆车,下行35元一人,我们还是选择步行下山,805分到达拜仙台,920分终于到达下板寺,这是本次穿越的终点,至此五人利用2天半的时间顺利完成后胗子、拔仙台到下板寺的穿越,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初步认识了太白山,感受了太白山的原始、神秘、险峻、幽美、峻峭。
我们也期待着再次走进太白山怀抱的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9-9 18:11 , Processed in 0.07494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