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05|回复: 60

[游记攻略] 2012贵州(03)夜郎古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1-5 21:15 编辑

         2012年08月,只身來到貴州桐梓,登婁山關,遊小西湖,闖夜郎古國,探宋代古墓,享受行走的自由,徒步的樂趣,感受大自然原生態的美麗!

                                  夜郎古國

      中國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國命運各異:樓蘭古國消失在沙漠,大理古國成爲著名的旅遊目的地,夜郎古國僅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一句“夜郎自大”的成語。
   
   “夜郎自大”典故源自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骞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裏有身毒國。骞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爲求道西十余輩。歲余,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爲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夜郎自大,成語,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爲。釋爲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夜郎自大成語至清代已廣爲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學家蒲鬆齡在《聊齋志異·绛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爲尊。”成書于光緒後期的晚清小說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鬥,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裏肯甘心就範呢?” 很多人正是通過該成語知道古代西南曾經有個夜郎國。
   
   其實這個成語是一段誤讀的曆史,若追本溯源,“漢孰與我大”的專利應屬滇王,夜郎王不能專美;再說,夜郎國在當時西南的確是一個复員廣闊,國富兵强的大國,司馬遷在《史記》裏說:“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另外,夜郎國君並非妄自尊大向漢王朝叫板。夜郎是僻處大山的方國,即便現在交通也多受限制,兩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來,急于打聽山外世界,實爲人之常情。
   
   紅土高原(雲貴高原)是中華文明主要的發祥地之一。這塊土地發達了二十萬年,落後了三千多年。兩千年前的夜郎國,是上古紅土文明的最後一抹余輝。通過夜郎古國的背影,我們依然可以窺視紅土文明曾經的燦爛。
  
    夜郎國(Kingdom of Yelang)是漢代西南夷中較大的一個部族。或稱南夷。原居地爲今貴州西部、北部、雲南東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首都夜郎城。秦及漢初,夜郎已進入定居的農業社會。地多雨潦、少牲畜、無蠶桑,與巴、蜀、楚、南越均有經濟聯系。蜀地的枸醬等土産,常經夜郎運到南越。
    夜郎國人文曆史悠久,秦漢時期屬夜郎國治地,唐宋曾兩次置夜郎縣。這裏是中國稻作、鼓樓、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千百年前延續至今的“竹崇拜”、“牛圖騰”與鬥牛、鬥狗等獨特民族風情,構成了內涵豐富、撲朔迷離的夜郎文化。

    夜郎國的具體位置,史籍記載都很簡略,至今尚無定論,學術界的認識分歧亦很大。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爲巂、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厓駹最大。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厓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 ...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牂牁江是漢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據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國都邑番禺(今廣州)的記載,考訂爲貴州的北盤江和南盤江。多數人認爲,夜郎國的地域,主要在今貴州的西部六盤水畢節一帶。因爲牂牁江是今六盤水市與普安縣的交界處,所以六盤水和畢節赫章可樂遺址這一片被認爲是夜郎古國所在地。可能還包括雲南東北、四川南部及廣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在考古發掘未提供出可靠證據前,這樣的爭論必然還將繼續下去。
    夜郎國的曆史,大致起于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羣的考古發掘,爲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 神秘的柯洛倮姆可樂,彜文古籍稱爲“柯洛倮姆”,意爲“中央大城”,史志記作“柯樂”,後演變爲“可樂”。據彜文古文獻記載,當時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慶(儲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區的著名城市。
    夜郎滅國于西漢末期,漢成帝河平年時(公元前28—25年),夜郎與南方小國發生爭鬥,不服從朝廷調解。漢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陳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斷地斬殺了名叫興的夜郎末代國王,並機智地平定了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從此後,夜郎不再見于史籍。
    似乎曆史上曾出現過不同的夜郎。李白所說夜郎,爲唐玄宗天寶年時在今貴州桐梓一帶所設的夜郎郡,時間上距夜郎滅國已700多年。此前晉朝也曾在貴州設置過夜郎郡,地點大約在今貴州北盤江上遊,距夜郎滅國也已300多年。曆史上用夜郎作縣名更出現過多次,上述前後兩夜郎郡的首邑都叫夜郎縣。此外,唐初在今貴州石阡一帶曾設置過夜郎縣。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一帶又設置過夜郎縣。宋代也短時間在湖南新晃設置過夜郎縣,這是曆史上最後一個叫夜郎的縣名。貴州民族學院的王子堯教授認爲,從研究來看,夜郎的國都好像到處都是,除了沅陵、廣順、茅口等3個地方,牽涉到貴州省境的還有安順、鎭寧、關嶺、貞豐、桐梓、貴陽、石阡、黃平、銅仁和雲南省的宣威、沾益、曲靖,以及湖南省的麻陽等地方。于是有的學者就獨辟蹊徑,指出:既然在各地都發現有相關文物,證明該地爲夜郎古都,這是否說明夜郎都邑處在一個不斷變遷的過程,沒有一個固定的地點。王教授認爲,夜郎國時期戰爭頻繁,疆域不斷變動,其國都也不可能長久地固定于一地,應該是不斷變遷,經常變化的。貴州夜郎文化研究會研究員、貴州民族學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開發利用研究所所長王德埙指出:曆史表明,夜郎國首府在黔北。 一是漢朝唐蒙出使夜郎:漢武帝建元(前140—前135)年中,政府曾派郎中將唐蒙出使夜郎。史料記載表明,唐蒙到夜郎,是從今天的四川合江進入夜郎國,只能是進入到今黔北的赤水、習水、桐梓(遵義市)等夜郎故地。在桐梓境內,尚有蒙渡橋的曆史遺迹。二是地區發達程度:曆史上,黔北和貴州其它地州相比,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是最爲發達的,夜郎王不可能去選擇別的貧窮落後地區安營紮寨,最主要的是,黔北大地上,特別是桐梓境內擁有大量夜郎遺址。
    夜郎國是2200年前貴州高原上一個昌盛繁榮的少數民族王國,然而在公元前25年,它仿佛在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有關夜郎的文字記載和考古發現數量非常少,不重複的文字加起來只有近千字,描述了不很清楚的夜郎輪廓。有關夜郎的文字記載主要包括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範晔的《後漢書》、晉常璩《華陽國志》等史書之中。記載了夜郎有盤發髻,畲山爲田,邑取勝,兵力強大,绶了王印等特點。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據在遵義查到的《貴州史專題考》一書載,古夜郎在春秋末期爲一小國,自唐代始設州。夜郎始于安順,叫到最後,即宋代的夜郎一郡二縣都基本在今桐梓縣境內。目前桐梓人還喜歡把自己的城市稱爲夜郎城。從古至今中國的版圖上唯一一直以夜郎爲名的就只有現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夜郎壩的夜郎鎭,經1300多年不改其名,實在珍貴至極,吸引着包括我在內的衆多的人去夜郎鎭探秘... ...   
    也許是年代太久遠了,抑或是太小太偏遠了,就是在桐梓縣城裏,知道夜郎鎭的人也不多,更談不上了解,他們倒是很自然的把縣城那條“夜郎街”混淆為了“夜郎鎭”。
    中午,來到了河濱大道上的桐梓縣汽車站,這裏有去夜郎鎭的班車,17元/人。没有固定發車時間,人坐齊了就發車。在車站買票時打聽了一下,夜郎鎭最晚回桐梓縣城的車是下午16:30。後來了解到還有種更經濟的方式可以從桐梓縣城到達夜郎鎭:上午10:41先在桐梓火車站坐遵義到重慶的5630次火車,11:53正點在太白站下車,票價3.5元/人,然後轉乘新站到夜郎鎭的面包車,7元/人。
    等到13:00多鐘,人坐齊了,汽車駛出桐梓縣汽車站,沿國道210往重慶方向前進,然後在楚米上了崇遵高速(G75蘭海高速)飛馳於崇山峻嶺間,穿過了長4017m的涼風埡隧道(據說隧道貫通之前走川黔公路通過這兒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就得花一個多小時,而今只需4分鐘),然後在新站下道,進入新站鎭後沿302省道(S302)習新公路向夜郎鎭前進... ...



   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了夜郎鎭。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夜郎鎭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縣域中部,西鄰習水縣仙源鎭、重慶市綦江區石壕鎭,南接本縣楚米鎭、大河鎭,東、北抵新站鎭。鎭人民政府駐地夜郎壩距桐梓縣城約42km,海拔560m。總面積148k㎡,原屬新站區管轄。1992年7月“建並撤”時,由夜郎鄉、華山鄉、勝利鄉合並為夜郎鎭。轄涼水、夜郎、廟壩、觀岩、茶台、方岩、中山、黃山、大坪、華峯10個行政邨91個邨組6602戶,2008年末總人口26202人。耕地面積2.36萬畝。

    夜郎壩爲唐、宋夜郎縣城遺址,川黔交通要道。是唐代“詩仙”李白的流放地,是全國至今唯一仍以“夜郎”命名的行政區域。習新二級公路橫貫全境,是即將開工建設的黔渝快速鐵路進入貴州的第一站。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撤夜郎縣後,仍爲交通要道。明初,驛道改出鬆坎後,淪爲農邨集鎭。街道呈折尺形,青石板魚脊形街道。境內山巒起伏,溝穀縱橫交錯,屬中山丘陵峽穀盆地地貌。河流溪溝密布,水利資源豐富,夜郎河納南北7條溪流,灌溉方便,氣候溫熱,夜郎壩號稱五龍場,曾爲縣內雙季稻栽培區。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小麥爲主,每年發展“早糯苞穀”500餘畝,銷往重慶等城市;經濟作物以油菜、烤煙、花生爲主;林副特産有柑桔、木材、方竹筍、天麻、生漆、油桐、茶葉、棕片等;礦産資源有煤、鐵、石灰石等。
煤炭探明儲量達1.4億噸,有年產9萬噸以上的興隆、吉安、鬆華煤廠3間。有黃山電站、梨樹榜電站和在建電站1家。邨邨通電、通公路,通邨路裏程達46km。
     夜郎鎭內文物勝迹較多:紀念李白谪貶夜郎的遺迹有太白墳、太白泉、望月臺、百碑臺,有宋墓楊八墳、宋代木攀首領趙泰、播州夷族楊光榮墓(俗稱“太白墳”),夜郎宋墓羣、七孔石崖墓、陳天官墓、王正儒墓、大屋土司衙門遺址、獅子山夜郎縣城遺址、鏵尖山土炮及戰場遺址,石板溪千年石拱橋,黄山等。


   從鎭口這斑駁的陳舊石橋--夜郎河大橋過夜郎河,就到了夜郎鎭上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鎭口夜郎河畔的老式民居... ...

    夜郎鎭很小,就十字型的兩條不長的街以及下邊一小片低層樓房十來分鐘就可以走完...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1-1 19:21 编辑

   
   
       進入夜郎鎭,發現鎭上只有兩家相對而開的餐旅館可供住宿。隨意選擇了這家“和平餐旅館”,老板是對當地中年夫婦。該餐旅館有三層樓:一樓是小餐館,二樓自住為主,三樓隔為多間旅館,有幾十張牀位,看得出平時住宿的人也不多,我住的這晚就我一個住客。旅館環境確實很一般,20元一晚起倒也便宜。没有空調,衛生間公用,電視公用,這也是在這山邨小鎭才能感受到的另一種體驗吧... ...

     初見夜郎鎭,給人一種好失望的感覺,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夜郎古國”?看上去這兒什麼都没有,只是一個極小且偏僻的農邨小鎭。當地人除了說這兒就是夜郎古國以外,對其它的什麼大都說不上來,不由得讓人有了悔不該來此的想法。
       旅館老板告訴我,夜郎古國就在後邊公路上鳳凰閣旁一顆大黄桷樹下,幾分鐘就到了,於是放下行李之後就去看看...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原來的夜郎鎭很有特色中心為曲尺形的夜郎鎭市街,全爲寬檐廊形(涼廳),一樓一底木結構街房建築相對而列,丈余寬的青石板街道呈魚脊形。可惜1994年的一場大火,將那冠蓋擎天,濃蔭蔽日的黃桷樹和着大半段具有明清風格的街房付之一炬,現已不复存在。
      從後邊的泥土公路走上去,幾分鐘不到,拐過一個彎,就看到了傳說中的夜郎古國所在地--夜郎壩... ...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屬夜郎鎭所在地夜郎壩,爲唐代夜郎縣城故址。其間因大詩人李白流放于此,更使夜郎聲名遠播。後雖夜郎縣的建置不複存在,但夜郎之名依舊。明代楊慎(1488~1559年)在《丹鉛錄》中,亦有“夜郎在桐梓驛(今新站)西20裏,有夜郎城碑尚在”的記述,楊氏爲親見所錄。故近年出版的《遵義地區文物志》,夜郎爲全區唯一可考的古縣城遺址。夜郎壩爲山間開闊穀地,海拔550m左右,百傾田疇環山抱擁,源出習水縣境李邨壩的夜郎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竹柳扶岸,穀地西隅瀕臨夜郎溪台地爲古夜郎城遺址。夜郎壩爲古縣城遺址,地近巴蜀,開發較早。
      
      下午的夜郎壩,羣山環抱,地勢平坦,青苗碧翠,靜靜地躺在高高的鏵尖山膝下,數幢老式民宅點綴其間,確有幾分古國遺韻...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1-1 19:42 编辑

    咋看之下,此處似乎並不起眼,與他處無異。殊知,它的名聲卻是大得很喲。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中晚期古人類遺址——“桐梓人”的棲息地岩灰洞距此直線距離不過20km。
  早在戰國時期,楚將莊蹻略通西南夷道曾過此地,漢武帝曾遣中郎將唐蒙通夜郎古國,即由此經過而達夜郎國腹地。唐太宗貞觀十六年(642年)置夜郎縣于今地(桐梓縣夜郎壩),此縣經唐、五代十國而至北宋末,曆478年存在于此。

    眺望夜郎鎭一角... ...


    雖然夜郎壩到底是不是古夜郎國的中心尚無定論,但千年古鎭——夜郎,卻因唐代詩仙李白流放于此而聞名遐邇!曆代達官顯貴多有所至,有太白故宅、太白墳、太白泉、太白書院、石碑台等遺跡。遺有唐、宋以來的古墓不少,盡管李白是否到過夜郎存有爭議,但被判流放夜郎之事是不爭之史實:一是李白當時被判流放的夜郎就是唐代的夜郎縣,即今之桐梓縣夜郎壩;二是李白留下了許多關于流放的詩,其中直接涉及到夜郎的詩作便有32首之多,這些詩作寫得沈痛酸楚,一唱三歎,至今仍脍炙人口;三是曆代官吏、文人路經桐梓或專程探記時,留下大量品評、吟詠李白流放之事的詩文,這些詩文或抒仰慕之情、或寄不平之思,亦頗多佳作;四是當時民間流傳的李白流放夜郎的掌故、地名、詩詞、紀念物和故事傳說等長盛不衰,正如明代《夜郎曲》所雲:“夜郎城桐梓,原東堞壘平。邨民如野鹿,猶說翰林名。”由此而形成一種獨特的“李白夜郎”文化現象。
   
   唐安史之亂(755年)後,天寶十四年(766年),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爲做永王李璘幕府和寫有《永王十一歌》獲罪被系浔陽獄。郭子儀和將吳兵三千軍駐紮在浔陽的宋若思全力營救才使李白由浔陽監獄獲釋,並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爲宋若思的幕僚,跟隨宋若思大軍前往河南殺敵(安祿山部隊),李白在軍中得病,前往松滋養病,臨行前,宋若思讓李白寫一自薦表,派人呈給肅宗,力薦他能再得朝廷重用。然而肅宗見李白自薦表大爲震怒,感覺李白自大,於是流放夜郎。
    古代夜郎很大,川黔臨界處,以今桐梓、古蔺、懷仁爲中心,轄區到雲南一代。夜郎系少數民族居住地,主要是以苗族爲主。夜郎自大就出自古蔺、桐梓一帶,自以爲疆域廣大,成爲笑柄。李白也被視爲自大之人,所以發配到夜郎。但是,史學家大都否認李白到過夜郎,只承認李白流放到夔門,今奉節遇赦。清朝時期,很多文人、史學家就李白是否到過夜郎進行了爭論和考證。很多人都認爲李白流放到過夜郎,證據是桐梓新站鎭有李白的詩歌,鏤刻李白五首詩歌,而且有李白的空墓。現屍骨墓地實際在安徽當塗。後來爲什麽就李白到底是否去過夜郎的問題,不再多談,原因是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一書,成了權威著作,很多關于李白的問題以此書爲准了。科學的精神應該是敢于提問和質疑。郭老自己是否親自去過夜郎考證過呢?不得而知!但是,通過李白詩文,完全可以判斷,李白到過夜郎,而且生活了三年才被大赦(因關中大旱,男丁因戰死傷甚多,農田無人耕種,肅宗大赦天下)。以下詩文,可以佐證李白眞的到過夜郎。比如:“三載夜郎還,于茲煉金骨”、“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昔放三湘去,今還萬死余”、“萬裏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去國愁夜郎,投身窮荒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去歲左遷夜郎道,琉璃硯水長枯槁”等等。而且,李白有些寫酒的詩文,也有關于夜郎的記載,據考證有三十首,不一一贅述。
   
    夜郎鎭的原住民對夜郎古國都没什麼了解了,說不出什麼東西來,不過,提到詩仙李白,卻是津津樂道,如數家珍!在夜郎族人初人桐鋅的聚居地--夜郎箐,鄉民們對關乎夜郎、關于李白流放夜郎的各種掌故、地名、詩詞、紀念物和民間傳說等等,常常是耳熟能詳,崇敬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俨然太白先生倘徉吟嘯于夜郎溪畔的身影至今猶存。李白到過夜郎之事實,千載之下,世世代代的夜郎人似乎從來就沒有懷疑過。
    然而由於偏僻與落後,夜郎鎭的文物古跡現狀卻讓人極為擔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李白墓位于夜郎壩旁夜郎街中段鳳凰閣山腳處,就在這條公路右側路基下邊... ...

    李白墓隱藏在民房後類似於豬圈的雜草堆中,不經當地人指點幾乎没法找到。幾乎不能辨認,老鄉說是衣冠塚,稱為“太白墳”。該墓為兩孔開口砂石砌成古墳,內有石刻圖飾,詩句。從輪廓上看,墓頗爲奇特,立了左右兩個墓室,墓碑缺失,只留下兩個被隔開的洞口。由洞口往裏的石料結構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十分講究的墓穴,身份應該不同一般。當地老人稱李白墓是不假的,之所以殘缺不全是因爲文革的時候破壞以及後來沒有受到重視和保護。如今此地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此墓的來龍去脈了。當代一些研究者認爲此墓是典型宋墓風格,亦有認爲是夜郎先民唐宋兩代土司趙氏之墓。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離李白墓不遠處,大約10m,也是極其隱蔽在民居一角幾乎無法發現之地,有一用石料築成的4㎡見方的水池,池中不知有没有水,也未見泉眼。地面有小量浸水,井泉台額邊上刻着“太白泉”,當地人稱“太白缸”。相傳李白流放夜郎時常飲此泉水,後人為紀念李白。將此泉取名為“太白泉”。

    相較於這兩處李白遺跡的破落,夜郎壩上的另幾處李白遺跡就更是難覓影蹤了,有的,或許已經湮滅,只留下美好的傳說讓人感悟... ...
    百  碑  台 位于夜郎街西南頭場口原稻田中,鄉民們皆指稱爲:當年曾於此塑有上百塊李白詩碑供人瞻仰。後因明代改驛道後,大道不由夜郎通過,而過往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均繞道專程赴夜郎觀賞詩碑,車駕鞍馬、轎夫供應頻繁,使地方官吏和士紳民衆疲于應付,苦不堪言,均毀埋其碑,僅留二塊,送往桐梓驛所在之夜郎溪東側(今新站治所)塑碑立亭,供驛道上來往人士觀賞,稱之爲太白碑亭。
  
太白觀月台
 在今夜郎街道圍護著的一座小山丘上,上有鳳凰閣,人皆稱之爲太白觀月台,傳系李太白舉盃邀月之處所。
  
太白聽莺處
 在今夜郎中學校園內一株千年黄桷古樹下,北臨黑龍江(該地小溪名),相傳爲李太白馬上聞莺之處。
  
太白故宅
   在夜郎城中,據《四川舊志》載曾存碑記,現無存。
  
太  白  寺
 與太白聽莺處隔黑龍江相望,傳爲李太白常至遊玩讀書之地,明曾名夜郎寺,清末重修,名歸宗寺。
  獅  子  山 
夜郎街往東2km,位于夜郎河北岸。縣志、府志稱爲獅子碣。史載:“城迹方圓裏許,中有獅子碣,古樹蓊蔚,人不敢伐。”祖傳爲夜郎縣城,亦爲竹王城。

  接下來准備只身去探訪一下羊壩宋代古墓羣,然後回來再走進夜郎壩一遊...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桐梓縣夜郎鎭,唐貞觀年間設縣,由此也留下了李白衣冢墓、鏵尖山古炮台和衆多的墓羣等。現在,當地許多農戶和單位院牆內,都能看到不少年代久遠的精美石雕。 在民間,更流傳著楊家將之一的楊八郎葬墳與此的傳說。“楊八墳的地名因此而來。”

   
楊馬(八)墳,又稱“楊八墓”,“羊壩墓”,民國《桐梓縣治》即有記載,呼之爲“楊八墳”,稱其“石刻最古,疑爲明土司之墓。”表明墓葬早在數十年前就暴露于外。附近居民也稱其爲“楊八墳”,傳說楊八郎戰死在此。又說有楊家八弟兄葬在這裏。1961、1982年,楊八墳中早年暴露的兩座墓葬兩度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楊八墳的清理發現,這裏的宋墓一共有5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因此5座墓中共埋葬了7人,2男5女,其中的4女2男爲兩對夫婦(一夫二妻),另一座女墓與其他墓葬的關系不明,但可以肯定其時代最早。

   多年以來,人們只看到已被破壞、並被列爲省級文物的3座古墓,卻不知另外五座。

   2007年7月中旬,在桐梓縣夜郎鎭習新公路施工現場,挖掘機破壞了一座宋代古墓。隨即在公路沿線展開的考古發現,公路恰好穿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八墳”的保護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桐梓縣文管所對夜郎境內公路沿線的宋墓展開搶救性發掘。8月20日,旁邊小樹林裏的一塊砂石,引起考古隊的注意。“這塊石頭有雕琢痕迹。”一位考古隊員說,因此對石頭周邊情況進行探查,結果在地下1米多深處,發現了一處大型古墓。一座精美的秘密“地宮”因此面世,地下埋着精美的宋代石刻 。“當時的心情,可以說是興奮到了極點。”貴州省考古研究所藝術總監翁澤坤說,經過數天的清理後,發現竟是一個宋墓羣。打開一對夫妻合葬墓後,裏面精美的浮雕,以及瓷器和陶器、銅鏡等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這個宋墓與以往發現的完全不一樣。”他說,尤其是裏面一幅持槍牽馬的浮雕,和呈豎向排列兩側的鬥拱。一些考古隊員和當地文物工作者認爲,從已打開的兩座宋墓情況看,這個宋墓羣的發現,有可能沖擊貴州年度考古重大發現。

    據介紹,這次新發現的共有4座宋墓。考古隊員們認爲,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家族的墓地,形成時間應該是宋代政治和社會相對穩定期間,民間藝術已達到相當程度。 8月31日,考古隊員決定打開剩余的兩座古墓。這兩座古墓分列于左右,保護完好,暫時未發現被盜掘痕迹。不過,下午4時,一切准備就緒後,正准備打開其中一座古墓時,突然下起暴雨。開墓工作被迫停止。

    “打開古墓後,裏面依然有精美的浮雕,還有陶瓷、陶罐等陪葬品”李飛說,讓他們更興奮的是,2007年09月06日,他們在已發現的墓羣200m處,又發現了一座大型古墓。至此,考古隊此次在夜郎鎮共發現了5座新古墓,加上原有的3座,正好8座。“第八座古墓的發現,不排除與民間‘八座墳墓’一說的印證關系。”考古隊隊長李飛說,盡管現在夜郎鎭已少有楊姓原住民,但在宋朝的某個時期,卻可能有一個楊氏家族生活在此,有一兩個“名門望族”也是很正常的。據介紹,新發現的這第八座古墓,考古隊員推測爲明代古墓,相較之前的7座宋墓形成時間要晚許多。不過,這座古墓與7座宋墓是否有聯系,目前尚不清楚。

    楊馬(八)宋墓的規模較大,8座宋墓集中分布于岩倫、楊馬兩地。最大的三號墓可容納10多人同時在墓室裏開展工作,該墓的石刻也最精,其中一幅背印牽馬出行的石刻,表明墓主可能爲當時的政府官員。墓內所葬人數及其性別,否定了民間其爲楊氏八兄弟墓的傳說,但仍不能排除墓主姓楊的可能性。此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了160余幅各類精美石刻。石刻因爲畫面直觀,蘊含著大量的信息而往往成爲釋讀曆史的關鍵。這批石刻多爲浮雕,少量爲線刻,內容涉及人物、瑞獸、花草、仿木構建和家具等。這批石刻從風俗、服飾、藝術、信仰等多層面展示了黔北宋代的人文風情。桐梓縣夜郎壩宋墓的發掘,共清理墓葬8座,獲各類精美石刻160余幅、瓷器12件、銅鏡3面、少量銅、鐵幣,以及大量鐵棺釘、棺環和桐籽等。此次發掘是黔北地區繼1957年楊粲墓發掘後5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宋墓的科學發掘工作,這些發現再現了黔北宋代的繁榮。

    不過,關于“楊八郎墓葬”的說法,考古隊員認爲只是一種傳說。至于“楊八墳”就意味著有8座墳的觀念,也並不一定准確。或許,由于時間因素,“楊八墳”只是個諧音而已。

      向老鄉打聽到了去往“楊八墓”的路線,他說不遠,沿302省道(S302,習新公路)往習水方向走幾十分鐘就能到楊馬墳山下了。

       跨過鎭口的夜郎河大橋右行,走上習新公路,向楊八墓進發... ...

    習新公路路況不錯,剛出鎭口碰到一位同道返家的大姐,她卻不知道楊八墓的所在,只是說羊壩很遠,可能要走兩個小時,路邊一老農也說很遠,最好坐車,走了一段路後碰到一輛過來的客運面包車,到楊八墓5元,因不知前行到底有多遠,為節約點時間,於是坐上車前行... ...

    大約開了10來分鐘,汽車在一個山腳下停了,司機說順着路邊山腳的泥土小路上去就能找到楊八墓,還說回去時可以在路邊攔停他們的客運班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5-19 12:01 , Processed in 0.284560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