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最新情况啊!!现在已经满员了!!
最近威宁发生了4.7级地震具体情况如下:希望大家不要恐慌,这次的地震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借这次机会我们也可以搞搞救灾活动。
到时候准备会会讨论一些细则!!
3月22日20时48分51秒,在时隔两个月后,威宁县再度发生地震。 这场我省近10年来最大的地震发生后,贵州省地震局第一时间召集地震专家及技术人员紧急召开了会议,并成立考察小组连夜奔赴威宁。 在这场Ms4.7级地震发生两个多小时后,本报报道组随同省地震局地震考察小组,星夜驱车奔赴地震灾区。 他在院子里的农用拖拉机上铺上了玉米秸,再铺上被褥,将两个女儿安排在上面睡觉,几个大人在院子里燃起了一堆火,在惊颤中挨到了天明。 3月22日20时48分51秒,33岁的卯礼军正在和家人吃晚饭,房屋突然开始摇晃,有过1月17日的那场地震经历之后,他迅速做出判断:地震又来了。在地理位置上,这次Ms4.7级的地震发生的区域位于北纬26.8度,东经104.2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 和1月17日的那场地震不同的是,这次不仅仅是简单的晃动,伴随着不小的晃动而来的是他家的青砖瓦房的部分屋脊开始支离破碎,瓦片和房屋的砖头也在晃动中纷纷跌落。他赶紧和家人扔下饭碗,跑到了院落里。 尽管这是威宁县双龙乡第二次经历地震,但在这个冰凉的夜里,卯礼军一家像其他村民一样,还是没有再敢回到屋子里睡觉。他在院子里的农用拖拉机上铺上了玉米秸,再铺上被褥,将两个女儿安排在上面睡觉,几个大人在院子里燃起了一堆火,在惊颤中挨到了天明。 双龙乡大地村四组的村民说,“瓦片掉落在这次地震中是普遍的现象”,一些干打垒的土坯房和部分泥石结构的房屋也在这次地震中开裂,泥石和泥土成块地坍塌下来。 来自我省地震台网测定显示,3月22日20时48分在威宁县双龙乡以南8公里处(北纬26.8度,东经104.2度)发生的里氏4.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涉及双龙乡、哈喇河乡、黑石头镇、麻乍乡、草海镇等乡镇。 当地官方初步的调查显示,此次地震造成部分群众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初步统计显示,此次地震共造成群众房屋墙壁垮塌23户46间。目前,威宁县委、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震区乡镇党委、政府官员正在灾区进一步核查灾情,安抚灾民,并对房屋墙壁垮塌和形成危房的农户动员其全部撤离。 一个、两个、三个……第二天早上,所老师和同事们一个个地数着上学的学生:496个!和以前一样,一个也不少。 23日中午1点,阳光洒在双龙乡凉山村小学,数学老师所陪浩和他的学生们站在操场上,好奇地看着村子里忙碌的核查灾情的车队,这条寂寞的乡村泥土公路,少有这样热闹的场面。 学校位于此次4.7级地震震中位置附近。所陪浩老师说,当晚,他正陪孩子在家里做作业,地底下突然传出“呜拉拉”低沉的声音。随后,他感觉脚底下变软了,像踩在一团棉花上,头顶上的电灯叮叮当当地响起来,左右剧烈地摇晃,旁边的碗柜就像风浪中的小船,摇来晃去。 这么大的动静,对于这位在凉山村小学教了整整22年书的老师也还是第一次碰见。不久后,他得知当地正经历了全省1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心情平静下来后,他突然想起班上的娃娃们,他们在各自的家里,是不是已安然度过这次震灾。 第二天早上,所老师和同事们一个个地数着上学的学生:496个! 和以前一样,一个也不少。“我总觉得昨天的声音老在耳边嗡嗡想起。” 所老师说,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齐刷刷地孩子们,他发现自己难以集中全部精力上课,头脑里也不断浮现出昨晚天摇地动的情景。 尽管老师们已经做好随时逃生的准备,教室所有的门都是打开的,教室每列座椅之间也留出一条通道。 “我总是朝门外看,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告诉孩子们快跑。”直到上完早上的课,所老师终于找到自己难以集中精力上课的原因。他希望,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孩子们都能平安无恙。 用泥石和土坯筑成的房屋,正是这次受灾面最广的建筑物,砖房并没有被这场地震伤及。 在威宁这片海拔高达2400米的高寒阔野之地,一些稀稀落落的村庄里,土坯房占的比例仍然不小。土豆和玉米成了当地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贫穷依旧是这些村庄的面孔。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观察,用泥石和土坯筑成的房屋,正是这次受灾面最广的建筑物,而极大多数砖房并没有被这场地震伤及。 此次地震发生后,贵州省地震局监测处罗远模处长等地震专家奔赴震中,详细调查地震破坏的情况、影响面积以及地震活动发展趋势,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因为土坯墙和承重墙的房屋墙体结构稀松,碎性很大,抗震性能低,从而成为地震中受危害程度最大的部分。” 双龙乡党委书记马关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我们乡受损的房屋都为土坯房。”更为准确的数据是,双龙乡共有5300多户居民,其中土墙房屋和承重墙房屋就占了近9成。 罗远模处长说,造成双龙乡等地震灾区房屋损坏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墙房屋和承重墙房屋的抗震性能太差。 2009年1月17日,威宁县发生Ms4.0级地震;3月22日,威宁县再次发生Ms4.7级地震,其震级为我省1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在短短的时间内,威宁地区连续两次发生Ms4.0级以上地震,这样密集度地发生中等强度地震,在我省地震活动史上实属罕见。 “本次地震,主要受汶川地震应力调整的影响。”威宁县地震台王林副台长说,从地震发生规律上来谈,发生8级地震其应力调整范围可达600-1000公里,时间是3-5年。威宁连续发生的这两次地震,都处在当地耿家屯——跪起岩断裂上,汶川地震后,正好触发了这里的地震活动,进而发生了这一系列地震。 威宁自治县3月22日晚发生地震后,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考察工作人员已赶到现场,从3月23日发回的调查汇报表明,现场无人员伤亡,也无整栋房屋倒塌现象,但有房屋局部垮塌、开裂。
经地震局工作人员调查,震中位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双龙乡,距威宁县城约18公里,22日晚发生的里氏4.7级地震,是贵州省近1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当晚有6次余震发生,最大余震为里氏1.5级。破坏涉及威宁自治县双龙乡、哈喇河乡、黑石头镇、麻乍乡、草海镇等5个乡镇。据威宁自治县初步统计,至3月23日凌晨3时止,此次地震共造成群众房屋墙壁垮塌23户46间,形成危房1394户2788间,详细情况正进一步统计中。
目前,省地震局应急工作组、威宁自治县有关部门、震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正在灾区进一步核查灾情,安抚灾民,对房屋墙壁垮塌和形成危房的农户动员其全部撤离,灾区群众情绪稳定。威宁自治县委、政府采取措施抗震救灾:一是对危房做好撤离和科学避震工作;二是进一步认真、迅速、全面地做好灾情的核查统计,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三是采取一切措施解决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四是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灾区群众的情绪,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五是动员群众切实做好生产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