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uange2

[周边游] [登山] 我的2007暴走计划已提前实现,谢谢大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下面引用由林卡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江上清风发表的内容:
人呢?叫你传照片给我,你倒好,光在这里回姐姐妹妹些的贴了哈!

江上,这周又走切,有嘿多乖MM哈,不要后悔哟。

我猜江上清风会去的!

发表于 2007-4-17 0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去了哈,高山杜鹃硬是还没有开也,可能要五一才看得到开花。



发表于 2007-4-17 0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你看我们爬的那个坡坡?





发表于 2007-4-17 0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看来去太白山的人还多啊!!!

远哥你是7月下旬去啊? 我可能7月初到中旬有空, 反正有时间我也去哦!!!!

另外远哥: 我查资料看, 陕西太白山已经被开发很久了, 不知道能够逃票不( 票价感觉高哦!!!)

你的具体功略如何??? 费用如何???

看麻一个风景区的旅游车票价都40元 (票价40元/人,车票自购票之日起2日内有效。 园内旅游客运车辆按规定在铜墙铁壁、莲花峰瀑布、泼墨山、世外桃源、开天关、红桦坪等6个景点设立停靠点,游客凭车票自由上下)

发表于 2007-4-17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转贴一个游记大家参考哈--------

太白山南北大翻越(上)
撰稿/jingang043

1992年,洛阳轴承厂的6名探险者,成功登上太白山极顶之后在山中意外的走失,高寒雪原、林海苍茫,无依无助的6个人,最后终于在荒走了几日之后,以4人死亡的代价震惊了世人,也向人们昭示出太白山那神秘莫测的一面。
太白山,是横亘在我国中部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相对高度达3000米,跨陕西眉县、周至、太白三县。1956年国家登山队成立之后攀登的第一座山峰就是太白山。这里,植物种类达2000余种,野生动物2700多种,分布着金丝猴、大熊猫、羚牛羚羊等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叠嶂,林海雪原,高山飞瀑,雾雨争流,构成了太白山那博大富丽的壮美画卷。
2001年5月1日,由徐州市第一家户外运动组织——徐州火凤凰户外俱乐部发起,共17人组成的户外野营探险队从徐州出发,前往太白山作为期五天的探险旅游活动。我也随队前行。
5月2日凌晨1时,我们乘火车抵达了西安市,租下一辆汽车后即连夜赶往太白山南麓的周至县。几经周折,上午10时到达山脚下的厚珍子乡;饭后11时许,我们请了当地的一位山民老陈作为向导,便向太白山中挺进。队伍过大坪古寨、铁甲树,进入万泉沟瀑布地区。行不多时,队伍前方忽然遇见一行7个青年人沮丧而下,经询问,才知原来他们先我们一天进山,在山中已经转了两天,因没有向导、找不到继续上山的路,而只好顺原路返回。这是一个聪明的抉择,原路返回是迷路者最好的出路。当年洛阳轴承厂的生者,就是顺原路返回者;而死者正在于他们没有“迷途知返”,而是盲目乱闯所至。望着迷者下山的人流,行在我们队伍前面的向导老陈一脸的得意,神气十足地呷了一口烈酒便带着我们一头钻入了密林。入林后我们才知这里果真无路,原本为采药人与山中的野兽踩出的小路,早已被落叶、荒草和漫生的苔藓所掩盖。林密幽深,树木高大,顿觉暗无天日。林中,到处是倒伏着的朽木与攀援蔓生的长藤,随处可见狰狞的怪根与吊挂着的叠叠绿苔。攀石抓树,踏泥拽草,转山走脊,径过陡崖,不知几度轮回,我们经过近6个小时的苦苦攀登,在天黑之前,终于来到了海拔2330米的羊台。羊台是群山之中不多见的小地台,处在两个山坳的中部,四周有高大的林木环绕。趁着斜下的阳光,队伍立即安营扎寨,支起五顶帐篷,点燃一堆篝火,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开锅做饭。谈笑间,竟忘记了寒风的刺骨与一天的劳累。
3日晨6时许,小鸟初叫,山风轻摇。大山森林中的早晨总是来得特别早。吃过早餐,收起行囊,队伍又开始了一天的征程。
进入高山原始森林地区,原先的阔叶林已被高大的冷杉林和丛生的山竹所取代。水溪潺潺,败叶与绿苔铺地,前行的密林中不时出现乱石滩与败倒的树木,道路常泥泞难行。忽然,向导老陈神秘地止住,双眼凝望着高山中的密林深处。不明是处的我急忙问遇到了何事。老陈停了一会儿说,刚才有个羚牛。我们四下张望,只见林海茫茫,阴森可怖,除了四处可见的动物粪便以外,根本看不到动物的真容。这里已是我国珍惜动物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和羚牛羚羊保护区。老陈说,他十岁就已在这山中走,现在基本上是以采药为生。在山中,他常可见到真正的野生大熊猫及羚牛羚羊等动物。刚才一定是有一只羚牛一类的动物就在左近。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福缘,林中穿行多时,除了见到几只跳跑的松鼠和贼溜溜的高寒鼠兔以外,始终不见有大型动物的踪影。11时,天色阴暗,空中响起一串串隆隆的雷声。一阵阴风过后,一场小雨夹带着黄豆大的冰雹打了下来,溅白了山林小道。大家急忙穿上雨披,继续前进。中午12时许,队伍到达凉水井。这里为海拔2760米,林中留下两椽破败的房木,昭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人类的遗痕。队伍再行三五里,来到“高山流水”。此处已是最后的取水源之处。天已过午,大家急忙埋锅造饭,并在湿漉漉的地上燃起一堆篝火。由于这里海拔较高,水源已有不少地方被冻住,大家不得不引水滴灌入壶。
饭后前行,过我国特有物种——金丝猴的栖息地,未见到猴群。再行数里,来到高山万亩枇杷林。放眼望去,但见枇杷树连绵起伏达数十里,而且仅此无他,蔚为壮观。行间或有积雪,或有苔原,或有老树盘根,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绝美的壮丽画卷。下午3时半,队伍到达原定目的地南天门。南天门是太白山主峰的门户,有一古庙,香火不盛,但多出的房屋却可以留客。一些晚到的旅人常留宿在这里,每个床位费为30元。庙的周围方圆50米,庙主称也是他们的领地,若在此扎营,也要收费15元。这里海拔为3120米,属高寒草原地带,兼有高山红松林,植物垂直分布状非常明显。队伍小憩之后即刻前行,约行五六里,在一片高寒草原与红松林的掩映中出现一座古庙,已破败不堪,名“药王殿”。适才在森林中队伍常难觅路径,但到了药王殿,却不知何由出现了数条被人踏过的小路,四通八达,不知所终,令人惶惶然。如果不是向导老陈的指引,迷途恐在所难免。
上三清池,面前忽然被无数层层叠叠的乱石所堵塞,绵延四五里,坡陡如壁,且寸草不生,无路无径。据说,这里即是第四纪冰川造成的痕迹。队伍到此大都疲惫不堪,然而,每个人却丝毫也不敢大意,否则,轻者腿脚会被拐伤;重者山崖伺候。过乱石滩,跃上高台,一座古庙卓然而立。来到庙前,还不及拜奉,大山奉献给我们最丰厚的礼物便呈现到面前——玉皇池。玉皇池是一个绝圆的高山湖泊,直径约为一里,水至清,因为过于寒冷,有三分之二的水面已结成了冰。一天来的劳顿,被这忽然而至的美景所感染,便立即化为传说般的清泪,和久久的伫立。由于过于兴奋,我又拖着麻痛的双腿,无比虔诚地围着那湖水整整绕走了一个圆圈,仿佛朝圣的信徒一般。从地质角度看,这湖是个典型的冰碛湖。三面环山,一面被冰碛物所堵塞。
由于这里已是海拔3320米,气温较低。于是我们便将那些帐篷全部搭到了庙里面,又与守庙的老乡一起做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面条。这一夜睡得十分香甜。
4日晨,山风呼啸,不知是谁起了个大早,一路喊道:“下雪啦!下雪啦!”我爬将起来,推门外望,一股强风夹带着雪粒吹了进来,令我难以呼吸。走出庙外,细雪纷纷扬扬,被风一吹,便没了主意,忽左忽右地乱舞。玉皇池那小半池的清水早已与大地“合拢”成冰,几只山雀在那白玉般的圆圆冰面上跳来跳去。昨天可见的山路已被这一夜的积雪所覆盖。大地与大山都成为玉砌银妆,看来,又是艰难的一天。
吃过早饭,在向导的带领下一行17人便向山顶进发。由于大家来时都没有想到会与山风和积雪较量,所以装备都极为简陋,只有一根不太长的绳子可以在必要时起些救助作用。
攀登乱石滩的每一步都是极为艰难的。石与沟缝中都布满了雪花,稍不留意,即会滑入万丈深渊。山风也有六七级那样大,而且越是山脊山口难行之处,那山风越是拚命地摇晃行人不稳的身姿。飞扬的雪粒犹如海盐一般,常被山风又从地面吹起,形成雪雾,随风横扫过来,打在脸上还会有一些疼的感觉。走在前面的向导老陈,黑发早已变成了“白发”,山风一吹,根根头发都直立起来,仿佛钢丝一般坚硬。队伍中那一条十米长的绳索,也凝结着多少共同奋进的情谊和动人的故事。

发表于 2007-4-17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太白山南北大翻越(下)
撰稿/jingang043

上行五六里,见太白三爷海。此仍为高山冰碛湖,海拔3440米,三面有山峰环抱,如深闺中的碧玉,也与玉皇池那般圆润可爱,给我们以惊喜和力量。大家在湖畔小憩休整,并忙不迭地留影拍照。顶风冒雪,再上行四五里又见太白二爷海,依然为高山冰碛湖,海拔3590米,是黑河水的源头。从周至县到厚珍子乡那一路无限旖旎的风光,无不是那涛涛黑河水精雕细刻而成的。如今,那山灵水秀工程师的母亲,不正在我们的身旁吗?向导老陈着衣不多,一到二爷海便缩到一块大石头的后面偷喝自带的烈酒,嘴上不多的胡须也布满了冰碴子。我们的队员却精神抖擞地到处拍照。
上午10时40分,队员全体冲顶入主太白山主峰拔仙台。这里为海拔3767.2米。
站在拔仙台上,四野茫茫,万峰下伏,云低成海,心胸也变得无比的广阔与豪迈。多少路途的辛苦与磨难,此时,都化作最灿烂的笑容。我们站在山顶上大声呐喊,群山也用同样的声音给我们以最热烈的回报。我们胜利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听起来总会有人不大服气。但是,如果人站在拔仙台下望大爷海时,不知还有谁敢说声“不”字。这里是十足260米高的绝崖,绝崖上布满乱石,没有一株草木。下望时,那圆圆的大爷海冰碛湖就在脚的正下方,隐约还可见到一二个小屋屋顶。如果在盛夏冰雪消融之时也许还有小路可曲折绕行。然而,此时冰雪正布满陡崖上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沟缝。下山时如果稍不注意坐了“滑梯”,那这260米的高崖可就要“一步到位”下至海拔3500米的太白大爷海了。思之望之,总令人毛骨悚然。所以,队伍下山时几乎每一个人都多出了三个“足”:两手加一屁股。双脚踏,双手抓,屁股坐。下山时对每个人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步都是技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每一步都带着精力的付出与胜利的笑容。这小小的260米陡崖,是对全体队员真正的考验。就是这260米,我们整整向下“坐”行了近两个小时,也是整个太白山南北大翻越进程中最艰难的两个小时。
团聚在大爷海小黑屋里面的感觉,对全体队员来说都是难忘的。这里原是座古庙,现已改成了山民的小屋。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面条,对寒冷与饥饿的人们来说是最丰厚的酬劳。几个人围在火炉旁撅起屁股在烤早已透湿的臀部;更多的人在谈论一天来的感受。前面已没有真正的险途,更美妙的风光正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现。计划中的太白山从南到北大翻越,我们已经历过最困难的一段。现在我们终于到达了山北,这边是早已开发成熟的旅游线路。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将会遇到更多从北坡上来的游人。
午饭后,队伍出大爷海冰湖,循冰雪覆盖的山脊环走入高寒草甸。忽然间,天开云散,阴沉了几天的天空此时展现出仿佛是水洗过的童话般的湛蓝。骄阳也将那太白雪山照耀成夺目的亮白。回眸太白主峰,黑石、白雪、蓝天、碧草和行走着的游人,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佳作。在文公庙上约二里的一片高寒草甸上,那绒绒的碧草与亮美的蓝天簇拥着踏步行进的斗士,迫使他们再一次驻足,拥入这大自然最温暖的环抱。卸下行囊,脱下变紧的旅行鞋,躺在草甸上,我们可以细数天空中溜走的游云。山风也变得宛若处女般的温柔,轻轻抚弄着我们的面庞和酸痛的双腿。往日的忧愁与烦恼,都化为乌有;亲情友情,充盈于怀,变得如此的重要。温暖的骄阳与和煦的暖风将我紧紧地拥抱,令我幻化出无限蜜意与柔情。真想长卧在这里,让大山母亲永远长吻游子那颗挚诚的心!
所谓文公庙,其实是个很不像样子的干打垒石房子。这块地方可能与周文王寻贤的典故有关,现在已成为游人路途的避风港。从文公庙到小文公庙,大约要有10公里的山腰横切路。那路远远望去,细若游丝,走近前来,其实可以两个人并行。道路途中大都是些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巨石。山民老陈总是不解这巨石叠巨石的现象从何而来,以为神助,引得我们开怀大笑,还要费力为他解释一番。
至小文公庙后,队伍中有不少人落在后面。我始见到一位山林警察。在攀谈中,我向他建议一定要管好山林的防火。因我们前日引燃篝火时,林木与篝火总不免太近,若无严密防范和火后彻底处理,火灾随时可能发生。他以为然。
循小文公庙而下即可见高山杜鹃区,只可惜由于高寒,杜鹃尚未开放。下杜鹃区即为冷杉林区和少许红桦树林。有一段很好的水泥路道被山上下来的积雪冲出不少险段。因为,路旁即是陡崖,路面宽仅为一米,常为20厘米厚的积雪覆盖,为人一踏,便为坚冰,十分光滑,常使人不得不绷起神经,小心走来。路尽,即为上板寺。可只闻其名,不见有真寺。下行三五里,又乘了一段缆车至下板寺,本以为到了山下,却不料,这下板寺海拔竟也在2800米左右,与出山之门尚有46公里之遥。这一夜,我们入住下板寺旅馆。
5日晨,大家收拾行囊开始征服这46公里之遥的路途。此途虽遥,但礼品丰厚。这一路均是太白森林公园景区。而且,沿途全是公路。
9时许,初下公路,遇九曲十八弯的盘山道。我们便近插小路,不多时即到达七女峰。继而又达红桦坪。此时沿途小溪渐展,溪水清冽,飞流欢腾;溪水两畔,峡高谷深,森林茂密,植被极为繁盛。因我们常在小溪中嬉水,不免耽误了不少时间,过午,队伍方到莲花谷。过开天关和林海清幽,来到世外桃园。这里一时人涌如潮,游客大都是乘车来此,故而景点内游人过于集中。景点小驻,众人自是观赏与留影一番。出世外桃园有一密林依伴小溪。行三五里,忽见有一群大鸟在溪水上空团转。当我前行时,众鸟轰散,但见溪水中落有一鸟,显然已受重伤。李领队急叫施救,我便舍下行囊就溪。那鸟受惊后急向水中深潭扑去。我一时情急,双腿入潭,收获大鸟,但双腿及鞋俱湿。那鸟身披彩羽,大过喜鹊,长尾足有一尺有余,喙为朱红,不知何名。鸟顶部已受伤,众人忙施消炎药,并用手帕包住,交由李小姐保管。但我双足全湿,还有几十公里路要走,不免暗中叫苦。
下行十里至泼墨山,山崖如泼墨巨画,世人牵强附会唐朝大诗人李白泼墨挥毫于此,自是不足信。五里过升仙石,再行五里后见莲花峰,众峰若莲花,有飞瀑从山顶溅流而下。登莲花峰畔莲花亭,细观莲花瀑布。高山流水,飞奔而下,在水入潭时击出一道水雾。水雾与斜阳交织即成一道绚丽的彩虹。这已是多年不见的美景了。过铜墙铁壁,不久可见到据说是三国时期的古栈道。栈道全为木质,贴崖绵延数里,至今尚可以行人,有收票处和游人为证。我自料想,这定是后人重建观光之作,未必真实。下行十里见独山。传说东海蓬莱仙山到此欲与太白一比高低,不料见太白如此高大伟岸,自愧弗如,羞愧难当,欲回东海,后被众山留住于此,故而独立群山之中。再下行十里见骆驼峰,其形若骆驼。这一路真是美景不断,不及细言。那只未名的大鸟羽毛早已透干,伤势料也有些好转,于是趁李小姐一不留意,便挣脱飞入林中。众人皆有憾意,而我以为这也许是最好不过的结果。闲云野鹤,贵在自由。行过骆驼山后,我的双腿已变得有些麻木。湿腿湿脚,愈发觉得不自在。这几十公里走来,总感到山外有山,峰后藏峰,绵延不绝。
晚7时15分,终于到汤峪大门。几位由于体力不支而先行乘车下山的队友早已在山门外等候多时了,见到我等到达,兴奋得大叫起来,令人感到格外温暖和亲切。太白山,这一南北大翻越总算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发表于 2007-4-17 0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再发一个太白山的地图, 结合前面的游记----我已经明白他们到的位置及走的线路和时间安排了.



YUANGE: 你GPS数据是不是基本沿此线路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谢谢大头!

我已记录了以上GPS数据,我还有更详细的。

初步计划是不用向导,利用GPS和地图来穿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下面引用由林卡发表的内容:

你看我们爬的那个坡坡?





林卡:你们是北坡上的,哪个废墟叫“洋芋坪”。

发表于 2007-4-17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下面引用由yuange2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林卡发表的内容:

你看我们爬的那个坡坡?

林卡:你们是北坡上的,哪个废墟叫“洋芋坪”。

现在知道那个废墟叫爪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15 19:34 , Processed in 0.0832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