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重庆驴友空间 返回首页

帕米尔高原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q69.com/?439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沙漠最后的打鱼人村---罗布人村

已有 821 次阅读2007-10-30 17:03 |个人分类:旅途风景

沙漠最后的打鱼人
   罗布人的历史是一部苍白而又厚实的无形书籍。由于没有文字,惟一的载体便是一代代润色的传说和加工再加工的故事。人们无从找到罗布人历史的切入点,只能从一鳞半爪的缝隙间去探寻罗布人的文化积淀。

   沙漠无甲子,寒暑不知年。据说,400年前,孔雀河突然改道,于是,罗布人开始溯流而上,来到喀拉顺湖、台特马湖一带。清朝末年,罗布人迁居“阿不旦”,清政府设五品?斯芾砺薏既说氖挛瘛?当时,沙漠中几百里没有人烟,阿不旦虽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却是给探险家补充给养、寻找向导、雇用驮马的基地。
   清朝末年,作为独立形态的罗布人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开始与外界交往和融合,迎来了“刀耕火种”的新时代。他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打鱼和放牧,有时也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撒上一把麦种和苞米粒。到了秋天,他们把收获送给商贾,换回面粉,调剂生活。这个时候,罗布人把烤鱼的本领发挥到了极点——他们用胡杨泪(碱)发酵面粉,把面饼埋进烧烫的沙子中“烤”成“沙馕”;把肉块塞进羊肚子后埋入火炭中“烤”成“煮肉”;把包子贴在碱土壁上“烤”成“金疙瘩”;把南瓜挖空,放入葡萄干、胡罗卜、羊油等“烤”成“乌玛什”(糊糊)。在这种新环境中,他们不断创造生活,几乎发展成了一种“烧烤文化”!今天很难见到鱼虾满塘的小海子和“以鱼为粮”的罗布人了。他们从原始部落一步跨到“地球村”,闪电般地与文明社会缩短了距离。而今,罗布人后裔大多说维吾尔语,着维吾尔装,信伊斯兰教,其婚礼、割礼、葬礼等风俗与维吾尔族基本相似。但,他们还会罗布人舞蹈和歌谣,甚至,有人还能听懂罗布人的方言(罗布人方言、中心方言、和田方言为新疆维吾族三大方言)。

   200年前罗布人部落发生了鼠疫,罗布人大量死亡。于是,他们离开家园,四散迁徙。据说,一部分迁到了米兰,一部分迁到了洛甫,另一部分西迁至尉犁等地。
   尉犁这一支罗布人的确来自罗布泊和阿不旦。经过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这些罗布人终于在尉犁的喀尔曲尕、墩阔坦等地找到了新的“阿不旦”。这里位于塔里木河中游,每当洪水来临,低洼的地方便是一片汪洋。绿洲、岛屿星罗棋布,仿佛是沙漠中的“威尼斯”。那时,一条条大头鱼会自己跃上岸来,任凭人们取食。罗布人出门便是水,聚会、走亲戚只有坐卡盆(独木舟)。那时节,芦苇荡荡,水道如网,人在水中行,歌在空中飘,一派诗情画意。至今,他们的住房、衣饰、饮食大多还印有罗布人古老的风俗痕迹。他们被人们称作“最后的罗布人”。


DSC_1294.jpg


DSC_1297.jpg


DSC_1298.jpg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5-12 03:54 , Processed in 0.0628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