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55|回复: 71

[游记攻略] 2013 徒步貴州☀我在路上05(玉屏-鎭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4-2-17 23:16 编辑

08月19日(D10玉屏-鎭遠)
今日計劃:上午逛玉屏縣城,中午乘火車到鎭遠,下午遊鎭遠,宿鎭遠。

●  玉   屏(日)●








【玉屏】
    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部與湖南省湘西交界處,地處東經108°47′~109°9′,北緯27°7′~27°31′,連接湖南省懷化市,是貴州東部門戶,曆史上爲兵家重地。面積517k㎡。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詩雲:“氵舞陽河水清似玉,兩岸青山綠如屏。”,謂之玉屏。有“中國箫笛之鄉”,“中國油茶之鄉”的美譽。
    玉屏古名平溪,宋置平溪峒。元爲平溪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平溪衛,屬湖廣都司;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還隸湖廣。清雍正五年(1727年)平溪衛改隸貴州;同年改平溪衛爲玉屏縣,屬思州府。1950年屬銅仁專區,1958年撤銷玉屏縣並入銅仁縣,1961年恢複玉屏縣,1983年改設玉屏侗族自治縣。
    玉屏縣域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的過渡地帶,屬平壩,丘陵,山區兼有地。一般海拔400-600m,最高950m,最低315m,位於北緯低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玉屏具有濃鬱的民族民俗和民族風情,主要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築,居住環境和風情及趕坳,侗族民歌,侗族儺技爲主。朝陽,丙溪,大灣三個邨寨是較爲典型的北侗民族邨寨。

    玉屏風景名勝主要分布在人煙稀少,基本都是沒有開發的原始地。有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二大類,包括:朝陽民族風情片區,平江-卓林坡片區,朱家場鐵柱山片區,車壩河片區,化石山,飛鳳山及縣城的玉屏簫笛,古城牆(鐘鼓樓),印山書院(今印山民族小學),玉屏風雨橋,七眼橋(玉虹飲澗)等。

    玉屏是貴州唯一的且中國僅有的五個侗族自治縣之一。(其它四個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


【侗族】
    侗族(The Kam People)是中國56個民族中的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數爲300萬左右,位列中國第12大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為侗族人口第一大省份。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萬多名說北侗族話的人生活在中國南部貴州省和湖南省交界處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縣和貴州省的天柱縣。侗族在老撾也有一個分支,叫“康族”。
    侗族自稱Gaeml(發音近似於漢語的“幹”,“佄”或“更”字),依據聯合國倡導的“名從主人”原則,國際標准譯名爲“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伶”見于宋代文獻。明,清 兩代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稱。1949年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

    侗族使用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部兩種方言。原無文字,沿用漢文,1958年設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漢文。
    雖然曆史學家們都普遍認爲侗族源於古代百越,但具體源於百越中的哪一支尚無定論。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著許多部族,統稱之爲“駱越”(“百越”的一支)。多數學者認爲侗族是起源於“駱越”,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爲是起源於“幹越”。魏晉以後,這些部族又被泛稱爲“僚”。明代鄺露所著的《赤雅》中說:侗族也是屬于“僚”的一部分。侗族的分布和屬於“百越”系統的壯,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鄰,語言同屬壯侗語族,風俗習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侗族可能是由“駱越”的一支發展而成。
    侗族的邨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區最富有特色。邨頭寨尾多蓄有古樹,溪流上橫跨“風雨橋”,寨中魚塘四布。按族姓聚居,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戶,小寨三、五十戶,極少單家獨戶。鼓樓聳立其間。侗族多居於“幹欄”樓房,多是用杉木建造的木樓,在河邊或山坡上的房屋多爲吊腳樓。一般一幢三間兩層樓,左右連“偏廈”,也有三層樓的,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禽畜。樓上住人。
    侗族擅長石木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風雨橋是侗家建築的典型代表。
    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譽。侗族詩歌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朗,比喻生動活潑,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爲珍貴的文化遺産。詩歌歌詞多以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和習慣法爲題材,具有史料價值。以《珠郎娘姆》,《莽歲》,《三郎五妹》,《蟬之歌》 等流傳最廣。音樂曲調既多又美。侗族善音樂,一領衆和,多聲合唱的“大歌”聲音洪亮,氣勢磅礴,節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語稱ki212,俗稱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調歡快流暢,爲侗族所特有。侗戲是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的,始於19世紀初,相傳是黎平侗族吳文彩(約1798~1845)所創。臺步簡單,動作純樸,曲調唱腔多樣。演唱時,用胡琴,“格以琴”伴奏,擊鑼钹鼓鬧場,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間舞蹈,有“哆耶”,“蘆笙舞”和“舞龍”,“舞獅”等。“哆耶”是羣衆性的集體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牽手搭肩,圍成圓圈,邊走邊唱。“蘆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蘆笙邊吹邊舞的集體舞蹈。樂器除上述者外,還有“侗笛”,“嗩呐”等。刺繡,錦織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銀飾有頸圈,項鏈,手镯,耳環,戒指,銀簪,銀花。紡織品有侗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後塗蛋白的“蛋布”,顔色鮮亮,爲侗族固有衣料。
    侗傳統服裝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男子裝束,近城鎭者與漢族無異,唯邊遠山區略有差別,穿右衽無領對襟短衣,著管褲,圍大頭帕,有的頭留頂發。婦女裝束各地互有差別,有著管褲,衣鑲托肩,釘銀珠大扣,結辮盤頭者;有衣長齊膝,襟邊袖口褲腳有滾邊或花邊,挽盤發者;有著大襟衣,大褲管,柬腰帶,包頭帕,挽頭髻者;有著對襟衣,襯胸布,圍褶裙,系圍腰,著腳套或裹綁腿,髻插銀椎者;有寬袖大襟,衣滾繡有龍鳳花卉,長裙過膝,梳盤發者;也有著漢裝者。一般都喜歡戴銀飾。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龍”和“魚(‘三魚共頭’是其祖先的圖騰符號)”;崇拜自然物,古樹,巨石,水井,橋梁均屬崇拜對象。以女姓神“薩歲(薩母)”(意爲創立邨寨的始祖母)爲至高無上之神,每個邨寨都建立“薩歲廟(薩母祠)”。

    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社日(架橋節,農曆二月初二),祭牛神(農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曆七月間),新婚節(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卯日)較爲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于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其中侗族的年節被稱爲行年。
    侗族有“過社”吃社飯之俗,農曆二月初二為“社日”,是祭祀土神的日子。社日,男人們整理犁耙,准備春耕;女人們則提起竹籃,背上背籮上山打蒿菜和胡蔥。社飯有糯米和粳米,臘肉丁,香干,花生米,胡蘿卜丁以及蒿菜等煮成,香氣濃鬱,特色鮮明。吃社飯前,先祭祀土神,口吟“種田田出寶,挖土土成金”等吉語。社日,用社飯掃祭新墳,所謂“新墳掃墓不過社”。
    侗族還有“月也(外嘿)”,“蘆笙會(打侗年)”,“鬥牛”,“塞寨門”,“搶花炮”,“行歌坐月(行歌坐夜)”(北侗稱“玩山”,南侗稱“走寨,走姑娘”)等風俗習慣。

   “鼓樓”,“風雨橋”,“侗族大歌”是侗家文化的三大標志。
   “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是中國侗族地區由民間歌隊演唱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音樂。主要流行於侗語南部方言第二土語區,其中心區域在黎平縣南部及與之接壤的從江縣北部。侗族大歌以“衆低獨高”,複調式多聲部合唱爲主要演唱方式。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飯養身,歌養心,”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侗族人民視歌爲寶,認爲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漢字有書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侗族大歌”是對侗族曆史的眞實記錄。可惜現今歌師年逾古稀,大歌後繼乏人,有失傳之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為了抓緊時間多看看玉屏,今天07:00就起了個大早。



    07:40,把背包等留在旅館房間,輕裝出門。
    我下榻的“鑫鑫賓館”,居然在穀歌地圖上還有標注。




    雖然昨晚看見了圓月高懸,但今早一起來就看見窗外陰沉沉的,霧很大,看來這雨水也跟着我到了玉屏即將來解除這裏的旱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和昨晚一樣沿着320國道1744km處(G320,上海-雲南瑞麗中緬邊境姐告口岸)往回走,前面一點就是一個分成3條路的分路口,路中間是一個方圓形花臺隔成的橢圓形轉盤,這裏叫“三角碑”。



    左邊是“城南大道”,可以上“G60滬昆高速”,是玉屏最直最寬的道路;中間是“人民路”,直入玉屏縣城中心腹地,是玉屏最繁華熱鬧的街道;右邊這條則是我昨晚來時滊車所走的“中山路”。
    而轉盤中間,豎着一排巨大的“蕭笛”雕塑。玉屏號稱中國“蕭笛之鄉”,連街邊的路燈上都有蕭笛造型。



    同樣的沿着中山路下行,早晨這條路上人比晚上多了不少,和土家族人身材比較瘦小不同,看上去侗族人身材都比較魁梧壯實。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08:00,經紅花路又到了玉屏北門大橋。
    橋下,碧綠的氵舞陽河輕輕地流過,晨霧中,上遊的玉屏風雨橋若隱若現。




舞陽河
    舞陽河又名舞陽河,鎭陽河,無陽河,牂牁河,武溪,舞水,舞溪,是古代著名的“武陵五溪”之一,被譽爲有“長江三峽之雄偉,桂林山水之秀麗”。發源於貴州省苗嶺腹地甕安縣穀才邨垛丁山麓。穿山越穀流經黔東南州黃平,施秉,鎮遠,岑鞏和銅仁地區玉屏縣出湖南新晃,芷江等地到黔陽現清水江匯合後稱沅江,匯入洞庭湖注入長江,全長約400km。
    舞陽河風景名勝區主要是舞陽河西起黃平舊州東至施秉,鎭遠城東月亮灣之河段,全長95km。分“上舞陽”和“下舞陽”,包括舞陽河三峽,雲臺山,鐵溪,曆史文化名鎭遠等景點,融自然山水,名勝古迹,民族風情爲一體,是貴州東線生態旅遊和風情旅遊的中心。區內有8個著名峽穀,集合了“雄,奇,秀,幽”,山清水秀,奇峯怪石林立,以高峽平湖,瀑泉飛流,喀斯特爲主體,山色水韻風光迷人,有“天然水墨畫卷”之稱。
    雖然玉屏並不是氵舞陽河風景區的主景區,但這裏依然能看到氵舞陽河水那著名的水清如玉,幽幽碧綠和溫婉平靜。



    正值周一上班時間,北門大橋上來往穿梭的行人和車輛絡繹不絕。橋邊人行道上,幾位垂釣者伸出釣杆,從高高的橋上直接放下,這樣的垂釣方式在其它地方還眞不多見。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北岸是玉屏正在建設的新城區“茅坪新區”,也是玉屏侗族自治縣政府新的所在地。和昨晚一樣,左拐來到了半山坡上建造的尚未命名的河濱路。





    河對面就是玉屏縣城昨晚那華麗熱鬧的南岸河濱路,河邊建有一塊巨大的牌坊,上書“黔東門户”四個黄色大字。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牌坊上遊一點的江邊是玉屏舞陽河觀光遊船碼頭。



    前方的玉屏風雨橋依然在濃霧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4-2-16 22:53 编辑

    玉屏風雨橋北橋頭處也是一塊正在施工的工地。除了在正建設的公路和樓盤之外,後面的山腳也在建設一個牌坊式大門,是正在修建的玉屏縣第一個公園--“屏山公園”的山門。

【屏山公園】
   
“屏山公園”位於秀美的舞陽河畔北岸,是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公共活動場所。目前,屏山公園山門,山腰觀景臺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相關裝飾工作和登山步梯修建正有序推進。據了解,屏山公園目前還有兩座鼓樓,一個雕塑正在建設當中,預計所有工程將于2013年11月底全面完工。

    沿着新建的石階向山上走去。山路植被茂盛,走在裏面非常幽靜。偶爾也有幾個當地登山晨練的居民上下。
    路上不時看到很多這種蟲子,形似蚯蚓,多足,黑色和金紅色環狀相間,顏色鮮豔,眼睛較大,頭部有兩根黑色較長的觸角。這種蟲子在貴州好多山上和農邨小路上都能看到,卻不知其名。



    山並不高,只幾分鐘就來到一塊較大平臺--山腰觀景臺,這裏有一個還未完工的亭子。旁邊還建有幾條石階路通往臨近的幾個山頭。往東稍高點的兩座山頭上都建有侗家的標志--鐘鼓樓。
    這裏是一個不錯的觀景地。天氣晴好時可觀玉屏全景。只是現在濃霧彌漫,眼前的玉屏縣城彷如披上了一層白紗,虛幻縹緲,舞陽河水如碧綠的腰帶在它身前飄過。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08:25,雨終於下了起來,雨勢不大,密密如織。
    山上僅我一人,非常清靜,只聽得見沙沙的雨聲和嘰喳的鳥鳴。雨中的空氣極為清幽,美麗的小鳥也不時來到亭邊覓食。




    雨霧中的風雨橋。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雨時下時停,時密時稀,等到08:45,依然見不到濃霧消散的跡象,只好放棄去旁邊那個建有鐘鼓樓的山頭,開始下山。
    五分鐘後,來到了玉屏風雨橋邊。




【侗家的標志--風雨橋】
    風雨橋(Wind-rain bridge)又稱“花橋”,亦叫“福橋”,壯語叫“廳哒”,是侗族獨有的橋,侗家三寶之一。因橋上建有遮蔽風雨的橋屋,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興於漢末至唐代,狹義上指壯侗瑤民族的一種交通風俗,廣義上指百越交通建築風俗。侗寨大多建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風雨橋是杆欄式建築發展及延伸,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多建於交通要道溪河上,方便行人過往歇腳,也是迎賓場所。古時侗民還在橋上免費置辦有茶水供人飲用。風雨橋多建在邨頭寨尾,有鎭邪和留財之意,起着保風水,護邨寨的作用。
    風雨橋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塔,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用木料(杉木為主)築成,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橋身以巨木為梁,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幹,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宛如長龍。遊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檐角飛翹,重瓴聯閣,雄偉壯麗。頂有寶葫蘆等裝飾,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爲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曆史人物,或繪制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欣賞。
    風雨橋優美堅固,即可作為交通通道供人行走,又可遮風擋雨,還能供人休息,納涼,會友,迎接賓客,情侶幽會,觀賞江景,同時可美化侗寨環境,所以風雨橋又叫“花橋”。
    侗家風雨橋被稱爲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 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鄉馬安寨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與中國的石拱“趙州橋”,鐵索“瀘定橋”及羅馬的鋼梁“諾娃上的沃橋”齊名,爲世界四座曆史名橋之一,這在世界建築史上都是一個奇迹。其它著名的風雨橋還有:貴州黎平地坪鄉地坪寨地坪花橋,貴州黎平孟彦鎮羅溪邨風雨橋,湖南芷江龍津風雨橋,湖南通道黄土鄉普修橋,湖南通道坪坦鄉平日邨回龍橋,廣西三江獨峒鄉芭團邨芭團風雨橋,廣西龍勝平等鄉平等寨平等風雨橋,浙江新昌巧英鄉上三坑邨風雨橋,福建福鼎管陽老人橋等。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玉屏風雨橋】
    貴州省玉屏縣氵舞陽河風雨橋,當地稱“飛鳳橋”,於2011年03月15日開工建設,2012年08月建成。是玉屏老城區連接茅坪新區的重要通道,橋全長198.04m,橋面寬度13.5m,橋梁形式爲4×40m空腹式拱橋,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上修建全木結構寶塔形風雨樓,逶迤交錯,氣勢雄渾。
    爲體現玉屏悠久的文化曆史,玉屏縣組織了本土書法家,美術家及縣外知名人士,將玉屏城鄉風貌,山川風景流淌於筆端,“歌飛北浦,清風漁火一江月;風翥南山,天籁流霞萬斛詩”。“箫笛飛聲,情連山海外;廊橋攬勝,人在水天中。”……氵舞陽河風光,玉屏八景,箫笛文化等民族風情在這裏集中展現,形成六百米文化長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5-11 00:48 , Processed in 0.14132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