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发时间:大年初一出发, 2月19日回
出行方式:自驾,目前有2部车,可以有4个搭车名额,要求是喜欢摄影的人士
费用:全程AA
线路:
D1: 重庆到凤凰古镇
D2: 凤凰到吉首
D3: 吉首到花垣、保靖
D4: 永顺
D5: 龙山
D5: 从思恩、利川回渝
按此行程,可以游览到八大古镇的六个。行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随时更改。
湘西八大古镇
既然评的是古镇,自然应该以它的历史为第一标准。就历史而言,里耶排在首位实在是当之无愧。因为就在里耶酉水两岸2.5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上,竟然躺着三个古城遗址:里耶战国古城、魏家西汉古城、大板东汉古城。从中可想见几千年之前里耶的繁华和显赫身世。不过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光中,里耶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金小姐一样,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二00二年在里耶小学出土了三万六千余枚秦简时,它的名字才如平地惊雷般一下子震动了中国。
作为湘西第一古镇,里耶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并不多。我们今天所看见的那些灰砖青瓦的古民居,实际上大都是二00二年之后才重新建造的。不过仅是冲着那三万六千余枚秦简,就值得我们前去一游。
本地著名景点:战国古城遗址、中华第一井(秦简出土处)、婆婆庙、关帝庙
二:永顺王村镇
[/url]
之所以把王村排在第二位,是因为近年来在本土学者们的相关文章中总有那么一句:“王村已经有二千三百余年的历史。”事实上王村得确也有它值得向世人炫耀的资本,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武陵郡时,它便是其郡下一十三县中酉阳县的治所。此后历代的彭氏土司王朝均建都于此,直到南宋绍兴五年(1135)间当时的土司彭石贵才把都城迁往老司城。
王村最让专家学者们感兴趣的东西是“溪州铜柱”。后晋天福二年(939),楚王马希范和土司彭士愁发生争战,彭士愁战败求和,双方把协议以彭士愁为首的溪州(今永顺)、锦州(今麻阳)、奖州(今芷江)诸地归顺楚国,而楚国则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不掠夺土地人口,不强买强卖,不干涉溪州内政等条款镌刻在一根铜柱之上,这就是后世有名的“溪州铜柱”。这根铜柱高4米,下端为圆形,上端为正八边形,每边宽39厘米,重2500公斤。柱身中空,柱上刻《复溪州铜柱记》3000多字,楷书。现安放在王村湘西民俗观光馆内。
然而王村真正为世人所知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有一部由谢晋导演、刘晓庆和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外景地就是选在王村拍摄的。所以王村又有着“芙蓉镇”的别称。而当时刘晓庆在电影中扮演胡玉音卖米豆腐的那个小店,现在已成了游客们到王村来的必游之地。
本地著名景点:溪州铜柱、贞节牌坊、飞水阁
周边有名景点:坐龙峡、红石林、栖凤湖
三:泸溪浦市镇
据说远在二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放逐时,就曾溯沅江上行来到过浦市。据说他的《九歌》、《涉江》等名篇就是在这个地方写成的。此后王昌龄来过,石达开来过,再后来沈从文也来了,并留下了一篇《箱子岩》,让许多的人从此对浦市满怀着亲切和神往。
今天能够知道泸溪作为县建制的历史,是始于梁鸣凤三年(619年,唐武德二年)。但本地的人们都相信,在此之前浦市就已是沅江上游的一大市镇。清乾隆四年(1739)沅陵知事赵治会就曾经撰文尽述浦市当时的繁华:“沅陵西南有浦市,两岸之间,烟火万家、贾商辐辏、舟楫络绎,故一大都会也……上而滇黔,下而常岳……骚人墨客,工商农贾,莫不以时云集于此。”
当时的浦市,四周原有周长10里的城墙,开有8座城门,沿河有7个青石码头。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福建东南沿海的食盐,在这里都设有专门的瓷器街、盐街进行买卖。水银、朱砂更是浦市有名的特产。岁月悠悠,繁华散尽,到如今浦市留在湘西人眼中的印象只有它的柑桔、麻鸭,还有一曲辰河高腔。
本地著名景点:江东寺、万寿宫、吉家祠堂
周边有名景点:沅水风光带、辛女岩、白沙遗址
四:保靖迁陵镇
迁陵镇作为保靖县政府所在地,它的古迹也是湘西所有古镇中被毁坏得最为严重的。今天我们能够把迁陵展示给世人的,也仅是它那曾经辉煌一时的显赫历史
: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武陵郡,置迁陵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为迁陆县。东汉复为迁陵县。三国、两晋袭之。南朝齐改为零陵县,梁时复为迁陵县。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并入大乡县,隋朝袭之。唐贞观九年(635),析大乡县部分地置三亭县,县治设堡子街(今迁陵镇后坡街)。唐武后天授二年(691)改为洛浦县。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又复三亭县。五代后梁开平元年改为保静州,宋建隆元年(960)改为羁縻保静州,元初改保靖州,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保靖州军民宣慰司。清雍正七年(1729),建保靖县。
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来,迁陵镇真正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是从唐贞观九年开始。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迁陵一直是保靖的县治所在,这在湘西其它的古镇中是很难见到的。
本地著名景点:暂缺
五:凤凰沱江镇
把沱江镇排在第五位实在是太委屈了一些,因为它是湘西古镇中保护地最完好的一个,也是最为世人所熟悉和备受称颂的一个。它曾经被赞誉是“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城之一”,沈从文、黄永玉、熊希龄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更使它披上了一层神奇的光芒。事实上若把历史年份抛开不算,沱江镇在其它方面的地位都应该排在诸镇之上。
虽然本地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把沱江镇的历史上溯到唐代,但是它的真正建造年代却是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沱江城周长二千余米,开有四门,东名:“升恒”、南名:“静澜”、西名:“阜城”、北名:“壁辉”。四门之中以北门最为雄伟壮观,也以北门保存地最完好,东门次之。西门和南门在历次战乱中早已被毁,近年来当地政府正在考虑将其修复回原状。
沱江镇的名胜古迹众多,不能一一枚举。如北门城楼、杨家祠堂、陈家祠堂、回龙阁、万名塔、夺翠楼等都是本地的建筑精华。整个小镇就如一幅优美的山水人文画卷,加之其特有的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它犹如遗落人间的世外桃源,让每个来客都能在这里寻回心灵的和谐与宁静。
本地著名景点:北门城楼、虹桥、沈从文故居及墓地、沙湾
周边有名景点:奇梁洞、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兵营
六:吉首乾州镇
乾州有史可据的历史应是从明洪武三十年(1397)开始。据明代所著的《苗防备览:述往篇》记载:“洪武三十年丁丑二月置镇溪军民千户所……”之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撤镇溪军民千户所,设乾州厅。民国元年(1912)废厅,设乾县,次年4月改为乾城县。名称虽几经变换,但治所一直设在乾州没有变动过。
乾州古城曾经是湘西诸镇中保存地最完好的,却又是诸镇中被破坏地最彻底的。它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城高5米,设有三座城门,东曰“向日”、南曰“鸿文”、西曰“宣化”。清康熙甲午年曾重修,嘉庆二年乾州同知赵贵览又扩修,城墙坚固无比。民国时川军曾借道乾州,围城月余而未能将其攻破。乾州城在数百年的战乱之中始终保存完好,却在解放后被当地政府为搞建设而将之全部拆毁,实为历史上一大痛心事。
如今乾州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还有一百三十多处,万溶江沿岸的一十七个青石码头分别通向城中的下河街、解放路等古建筑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
本地著名景点:观音阁、文庙、杨家祠堂、杨岳斌故居
周边有名景点:雅溪三王庙、天星庵、八月湖
七:花垣茶峒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沈从文的那一部《边城》,就不会有今天的茶峒。当茶峒用它那秀美的山水滋润了沈从文的文字时,反过来那些文字又在无形之中带动了它的发展。中国历来的传统,就有许多名胜仅是由于一篇文章而得以扬名的。今天的茶峒,便因为一个“边城”的别名而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茶”在苗语里是汉人的意思,“峒”则是平地之意,翻译成汉语就是“汉人居住的平地”。据传这个地方最初是由两户汉人定居于此而发展起来的。不过翻阅史书,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镇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当时筑有石堡护城,分配有百名兵勇驻守。后来太平天国的西征军在石达开的率领下曾从此经过,如今镇上还供奉有太平天国西征将士阵亡的牌位。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刘邓大军在解放大西南时,就是从这里挥师入川的。当初临时设立的大军入川指挥部,现在已成了小镇上的著名景点。
然而世人所熟悉的茶峒,却是在沈从文的《边城》里所描写的那番模样:长满了翠绿篁竹的山谷、生有虎耳草的悬崖、清澈流畅的酉水河,还有那个满怀快乐却又带有小小忧愁的船家女子翠翠、和那个也许明天会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傩送二佬。这是一个多么淳朴宁静与世无争的世界。在今天的茶峒,我们还依然能够看见翠翠和她的大黄狗默默坐在河中的小岛上,在等待着傩送二佬行船归来……
本地著名景点:翠翠岛、刘邓大军入川指挥部
八:龙山洗车河镇
洗车河镇的历史在湘西的古镇当中可算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因为它的繁荣是由外来移民创造出来的。根据记载,从乾隆初年沅陵的一欧姓人家进驻洗车河开始,后来又从江西高安相继迁来了易家、胡家、陈家、李家、刘家。是江西人支撑起了洗车河商业的半壁江山,自古便有着“无江西不成码头”的说法。
在洗车河,外来移民占据了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大部分资源。他们是小镇上名符其实的大户人家。小镇上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易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罗家的锭子(拳头),刘家的顶子(官位),胡家的牌子(虚名)”。这些移民虽然在小镇上占据着优势地位,也一直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原有文化,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同化融入本地的土著文化之中。今天的洗车河,便是以还保留有原生态的土家族风情文化而为专家学者们所称誉。
说起洗车河,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这就是那座连接河水两岸的凉亭桥。凉亭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桥墩高达9米,桥身更有4米宽,35米长。桥上盖有凉亭用以遮挡风雨,重檐叠瓦、犹如长虹卧波。可算是小镇上的第一名胜。
本地著名景点:坡子街、凉亭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