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男人如山

[游记攻略] 驴行大三峡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4 14: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现在那些景点收费如何啊    有逃票的路线或方法么?
发表于 2011-3-24 16: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有机会还跟你继续驴行
发表于 2011-3-24 1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样的帖子必须顶起,必须的
发表于 2011-3-24 1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一定要写完呀,不要是太监贴了
发表于 2011-3-31 20: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victory:
发表于 2011-4-1 14: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不错顶起,等到欣赏你的佳作,男人如山继续:victory:
发表于 2011-4-1 14: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战士~ 发表于 2011-3-31 20:49

结果战士没切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男人如山 于 2011-4-7 08:51 编辑

回复 男人如山 的帖子

接第一篇
                 11月27日 晴
              负重走石牌,月黑过西陵
                   男人如山
  
  血与火的梦还没有做完,六点钟便起床,吃过宜昌小馆可口的杂酱面,按行程计划是包车前往黄柏河码头,然后乘船到石牌西陵峡口,沿江边山路与栈道徒步至南沱,再包车游览三斗坪三峡大坝、屈原故里秭归,扎营王昭君家乡香溪。几经打听,当地人说黄柏河赶船很不稳当,建议我们前往虾子沟乘坐8点30的班船到石牌。为了完成今天紧凑的行程,只得放弃,很是遗憾。也许队员们并不理解,我是想亲临黄柏河前方的南津关,祭奠曾经掩埋在那里的3000余为抗日战死的亡魂,他们已失去安静的墓苎,成为游荡在深谷荒郊的孤魂野鬼。据报载,抗日期间,在宜昌周边战死的国军军人不下10万。遥想当年,风萧萧,江水寒,战士一去不复还,多么想燃起高香纸烛长歌当哭:安息吧,中华民族的铁血儿郎,我的父辈兄长,大三峡作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会记住你们血染的墓志铭。
  8点20许,两辆长安车把我们载到了虾子沟码头。船儿突突突启航后,才发现当年名噪一时的葛洲坝水电站就在眼前,可惜流岚漂渺,雾锁长江,只能看见迷朦中的堤坝如沉沉一线穿越南北。船上遇见周末去爬山的近50名宜昌驴友,济济一船嘻嘻哈哈,很是闹热,天下驴子本一家,几句话便吹拢,我找到驴头,正好向他们仔细打听论证确定了石牌到南沱的线路走向。接着邂逅品味人生等三名重庆驴友,于是结伴成十六个驴子组成的圆梦三峡之队。
  此时,长江尽头那轮太阳已喷薄而出,又是一个艳阳天,霞光初露,天兰兰,水兰兰,日出江花红似火,秋来江水也绿如兰呀。如今的长江,蓄水已至175米,不再是那条放荡不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苍龙,它已被手执长缨的人类缚住,变得温情脉脉,如湖泊一般坦荡柔美。泛舟江上,看流岚烟花,听涛声依旧,就像在驶入一个飘摇的梦境,梦至深处,两岸异峰突起,山峦壁立,坦荡长江顿时被挤压成一条窄窄的射线,射出来一条条梦一样的船儿,企盼中的西陵峡就到了。队员们顿时被高峡平湖独有的气势刺激得欣喜若狂,摄影好手们不顾风吹浪打,独立船头船尾,举着高射炮一样的照相机,横扫美景如卷席……
  猝然,我的耳鼓里枪炮齐鸣,眼眉间硝烟弥漫。1937年,中国军队淞沪抗战失败,12月南京失守。1938年武汉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险峻的长江三峡成为陪都的天然屏障,而我们此行目的地石牌天险则是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中国军队早就开始在石牌沿线构筑要塞炮台,布设重兵,蒋介石极为重视,称石牌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1943年5月,日本迫于在太平洋战场上日益恶化的局势,孤注一掷,试图打开石牌要塞,突破长江三峡,沿川江长驱直入,攻占抗战中心重庆,结束在中国久拖不决的战局。特此委任骁勇善战的日第十一军军长横山勇为指挥官,率第3、第13、第39师团等海陆空十万日军,气势汹汹与以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的15万中国军队,为争夺石牌展开殊死的恶战。一时间石牌周边山筑堡垒,江横铁链,老百姓自发地砍下成片树木藤草扔进江中,目的是缠住日军军舰推进器,阻止日舰进入三峡。显然,中国军队已吸取淞沪抗战被横冲直闯的日本舰炮平射我军滩头阵地,造成我军整营整团甚至整师成建制被消灭的惨痛教训。蒋介石连续发来紧急电令“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命令将士务必“死守石牌,确保石牌,不成功便成仁”。据守石牌主阵地的十八军十一师师长,抗日悍将胡瑚,连写家书五封与亲人诀别,然后沐浴更衣,表明誓与石牌共存亡之决心。士兵纷纷写下血书要为保家卫国去死,上峰则要求每一个国军战士必须杀死一个日本兵才能死。可见在民族危亡之际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悲壮。战斗打响之后,中美空军英勇出击,在西陵峡上空与日机展开激烈空战,威力巨大的石牌要塞炮台封锁着南津关以上的江面,石牌以下的山野上,长江边,峡谷里,两国陆军战斗之惨烈令日月暗淡,有一天曾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声,那不是冲锋停止,而是中日两军上万把刺刀在进行肉搏大战。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山头都横陈着两国士兵尸体。在三军用命的顽强阻击下,凶悍日军全线溃败,历时一个多月的石牌保卫战取得了全面彻底的胜利,日军伤亡兵力25718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被击溃的参战主力日第11军是二战时日本陆军王牌部队,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惟一的纯野战部队,凶悍狂傲,嗜战成性,有“钢铁野兽”之称,尤其是所属第十三师团这支在南京大屠杀中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甲种精锐部队,经过石牌恶战后元气大伤,不再具备机动作战能力,因此被日军大本营取消调往太平洋战场对付美军的命令。中国军队仅伤亡一万五千余人,这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日取得的辉煌战果,一举粉碎了曰军入峡西进,攻打重庆灭亡中国的美梦,致使日军再无能力对鄂西及大西南发动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石牌战役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而在这之前,日本陆军所向之处,虽然也遇到过顽强的抵抗,但大都以中国军队的最后退却为结局。可是,就在石牌,中国军队在日本王牌陆军面前,像钉死在石头上一样,一步也没有后退。无疑伟大的三峡天险,英雄的石牌,为阻击日寇铁蹄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想:既或日军过了石牌,巫峡能过吗,夔门天险能过吗?伟大的三峡母亲绝对会让侵略者葬身江底。
  10点40分我们顺利在石牌码头登陆,三峡徒步正式拉开帷幕。看了前一段战争回忆,各驴友应该明白我为何选择石牌为徒步起点,一是这条线是成熟的驴行路,更重要的是几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大战,沿着这条抗战之路驴行,难道不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吗?
  望着金色日光下明媚的石牌,山峦静谧,天朗气清,早已看不见一丝战争的痕迹。石牌,因江中一巨石形似令牌得名。我召集驴友们在这里照像摄影,激情洋溢了一番后,十六驴子背着山一样高耸脊背的大包,兴致勃勃沿长江边驴行。走了一会,眼前一亮,蓦见如诗如画的江边小街,建筑都修得古色古香,传统别致的门上墙上大都挂着红灯笼,酒肆旅舍飘出杏黄旗,小街熙攘,人儿祥和,显然都是幸运没有移民外迁的那部份三峡人吧。我想起一九九九年,我乘船西下,船过瞿塘峡,看见壁立千仞的峡壁上,如血如刀,如泣如诉写着“再见大三峡,我的母亲”,顿时看得我泪流满面,我想象得到三峡儿女离别故土时的伤感,男女老少,拖儿带女,怀抱一盆三峡的红叶,手帕里裹一团家乡的泥土,哭哭啼啼,一步一回头……尽管不是颠沛流离,尽管脚下是块瘦土地,尽管生活得贫穷艰辛,毕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根在这里,故土难离呀!但为了国家建设,别了大三峡,我的母亲……
  想着,已走至江边小街尽头,按照在重庆家里设计好的路书指向,我们在一农家拐弯处,开始踩着脚下硬石遍布的崎岖小路上山,山路弯弯,杂草丛生,既陌生又亲切,上到山腰,一会又迂迥至江边,看得见脚下的长江碧蓝如镜。如果蓄水之前,长江应该高悬在200米开外的脚下吧,那时驴行这条山路该是怎样的惊险刺激呢。由于太阳当空,很快我们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接着经如梦如幻的灯影峡;经杂花生树的三峡人家;经油画一般美丽的杨家溪漂流等景点。左转右拐过象鼻山,下到江边幽深秀丽的西陵峡长廊,其实这段长廊才是历史悠远的古栈道,只是现在铺上了木板,修起了亭阁,供人游玩。我们无暇欣赏官方设置的江边少女歌舞,江上渔夫撒网,栈道纤夫拉纤,以及粗犷雄浑的长江号子等。很快走过西陵长廊,又开始上山,上到山腰出现岔路,平着江边的路走不通,又倒回来在岔路口上山,一直上山,挺累地爬到高高的山顶后平着走,太阳当顶时分,终于看见路书上提示的那片桔林,还有一户人家,只是人去屋空,一条疲惫不堪的土狗怯怯地望着我们。肚饿,走至路边平台,扔下大背包,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喘气,抹汗,吃干粮,喝矿泉水,仍不敢逗留,匆匆吃完路餐继续驴行。半小时后看见计划中的当阳村,约十来户人家由低到高嵌在山坡上。走近,斑驳的土墙壁上到处是全国各地驴子们到此后留下的字迹,看来这里的确是一个美妙的驴行驿站。驻下步打望,蓝天白云,大山默默,想象着就地扎营,架起炉头套锅,烧一桌田土里才拔起的菜肴,喝一瓶老酒,十几个人唱响浪漫粗犷的驴行歌,可以高声喧哗,可以自由言论,来呀来个酒,不醉不罢休,爱驴行更爱三峡……入夜,攒进可爱的小帐篷,发呆,或透过帐篷看星星,闻草木泥土的芳香,听脚下江水吟唱,懒洋洋走进胡思乱想的梦境,酐睡到自然醒。哈哈,激情燃起来,我们摆出各种夸张的姿式,着五颜六色的冲锋衣迷彩裤,提登山杖背驴行包,裹花头巾戴户外镜,犹如大山的精灵,印衬在泥土青草,高天朗日,江水岩石之中嘻哈打笑,潇洒自如,汗水淋漓照集体照,个人照,组合照。放眼起伏逶迤的山野沟谷,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我又想起那场恶战,仿佛看见上万把刺刀在这里你死我活搏杀,嘶喊……想着,脚下的路变得厚重绵软,像踩着历史,踩着故事,踩着抗日烈士的血肉……过了当阳村,转过弯后开始下山,沿着一条杂草、丛林、乱石中的小路一直下山。如果遇雨这山路绝对不好走了,而三峡的子民们年年月月就在这条路上上下下,一代一代繁延生息……终于又看见亲爱的长江了,她掩隐在绿树丛林之中,躺在大山的皱折里,我有一种儿子看见母亲时的亲切冲动,想扑下去拥抱。
  约莫3点半钟,我们下到了长江边正在修筑的公路,拭去满头汗水,回望走过的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峦,近五小时的负重爬山尽管累得气喘吁吁,但想到走过的是一条意义深远的抗战之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和感动。接着马不停蹄沿江边公路往南沱方向疾走,按计划要在南沱附近包车了。一户路边人家热情地帮我们联系了两个带后备箱的长安车,装完十六个大包后,十六个人如插笋子般塞进车里,直达计划中的三斗坪。
  很快便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电大坝,好一个虎踞龙盘的大坝,据说夏天泄洪时,那如雷贯耳的声音,那奔泄而出的洪流,气吞山河,石破天惊,人类的大脑才是力大无比的巨人,汹涌澎湃的长江被拦腰截断,乖乖地呆在这里,一任人类的指挥调遣。大家心情亢奋跳下车,登上观景台照像留影,欢呼雀跃。我招呼驴友尽兴后赶快上车,前方便是屈原故里秭归,我心中萦绕着那个悲壮的爱国之魂;那个仰天浩叹:路漫漫其修远,吾今上下而求索的伟大之魂,年年的五月五,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会为这个万古不衰的魂魄划龙周、吃棕子。应了那句话:有的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尽管活着,却在人们心中死去;有的人尽管死去,却在人们心中活着。
  长安车一阵风驰电掣的急驶,应该说在当年的楚国地域上急驶,到达了已搬迁此地的秭归,大街上的房屋似乎已不再古朴,唯新建的屈原祠规模更盛,仿佛还原了战国时的模样。我情不自禁想起群雄并起,战争不断,诸子百家,自由言谈,中国文化思想最发达开明,人才最受器重的春秋时代,想想现实,饱经风霜的祖国何日如狮猛醒,震撼全球呢……哦,极目楚天舒,逝者如斯夫……我力劝驴友们拜祭屈原祠,依依不舍在伟大的爱国魂灵面前留下我们的驴影后,夜幕已经降临,长安车载着我们驶向今天的最后一个目标,王昭君故里香溪,遗憾不已的是临近香溪时,由于时间已过8点,过香溪的轮渡已停,扎营香溪的计划只得无奈地改为扎营斜对面的路边农家了。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昭君年少时常在家乡小溪洗涤手绢,一次不小心手绢丢失溪里,从此,那小溪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昭君选送入宫离开故里后,家乡人为纪念她改名香溪。在中国具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的四大古代美女中,我对王昭君情有独钟:美女西施为越王勾践复国报仇,以美色迷惑吴王夫差,导致三千越甲可吞吴;美女 婵嫁予吕布,不用说是充当权贵争权夺利之工具;美女杨贵妃让唐明皇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酿成安史之乱最后死于马嵬坡。不难看出以上三大美女的存在,都免不了战争、流血、死亡,唯王昭君和亲匈奴,导致汉匈五十年无战事,免除了几多生灵涂炭。所以人们记住她,喜爱她是有道理的。
  遗憾至极,无奈地站在农家临江的阳台,月黑风高,冷雨穿袖,怅望不远处的香溪,灯火迷离,那条散发着幽香的小溪安在,何时去捡拾漂失的手绢……
  (待续)

http_imgload2.JPG
http_imgload3.JPG
http_imgload4.JPG
http_imgload5.JPG
http_imgload6.JPG
http_imgload8.JPG
发表于 2011-4-4 2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也是那两天,看巫山红叶我们也曾到神女脚下,和你们擦身而过。
发表于 2011-4-8 0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云南昆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6-13 03:47 , Processed in 0.12398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