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重庆驴友空间 返回首页

王半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q69.com/?294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墨猴(笔猴、拳猴)资料收集

已有 4000 次阅读2010-1-23 10:53 |

墨猴(笔猴、拳猴)资料收集 附带图片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动物奇闻:武夷山笔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0:22 今晚报

  近人在福建武夷山区发现了早已失传的中国笔猴,它重约150克,像一只老鼠,但具有猴子的全部体型特征和灵长目动物的智慧。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是古代文人的宠物,因为它跳上桌面不占地方,能帮主人磨墨,故称笔猴,又称墨猴。它要是累了,就钻到大笔筒里休息,或钻到抽屉角里睡觉,主人只要略备些花生、豆类、坚果,就能维持它的生存。它那为主人磨墨、递纸、取笔的滑稽灵巧和勤快劲儿,缓解了古代文人做学问的寂寞。笔猴在古代已是一种令人注目的珍稀动物,《武夷山志》上就有“珍猴小巧,大仅如拳”的记载。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筑精舍著书立说时曾饲养驯化笔猴,并著文盛赞其灵巧。

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3/10223912020s.shtml

 

 

在清代道光刻本《武夷山志》中,有“王孙似猴而小,大仅如拳”的记载。


    据传,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过去曾经生活着一种体重仅四、五两(约合120~150克)的猴子。宋

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时就饲养了一只从山中捉来的猴子。这只猴子,身高如笔杆,

体重不足半斤,生性机灵,逗人喜爱。经过朱熹苦心驯化,甚听主人使唤。在书房里,朱熹读书,它

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笔筒上“洗耳恭听”;朱熹要写文章,它就跳下笔筒勤快地磨研墨水;主人外出,

它就老老实实,寸步不移地看守书房,不让生人进入。这么乖巧的袖珍猴子世上罕见,难怪清代李如

龙作诗称赞:“武夷笔猴倍珍奇。”


    古代武夷山是否真有这么一种“笔猴”,还可以继续考证。现在想再发现“武夷笔猴”恐非易

事。但武夷山上植物种类众多,猴子的食物丰富,旅游观光者想见猴子是不会太难的。


    武夷山中现今知道有两种猴子。一种叫猕猴,体型较小,大的雄猴也不过10公斤左右,四肢和尾

巴均细长,颜面较短、肉色,体毛棕灰或棕黄色。另一种叫红面猴,体形肥大,体重达15公斤以上。

红面猴颜面红色,毛色深棕或者棕黑,四肢等长,耳朵小,尾巴短(所以又叫短尾猴)。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三港,有一群经过人工驯养几年后又放归大自然的猴子,由

于与人类关系融洽,放归山林后舍不得离去,即使是素不相识的考察者和旅游观光者,它们也不怕,

还会向人讨食,为游客增添了许多乐趣。


    猴类在进化上是人类的近亲,因而猴子是医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重要科学研究动物,被列为国家

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把猴子作一番调教,充当“书僮”,为人们研墨是可以的,还可以培养它们成为能干的放牧员,

忠实的保姆和护士,学会演杂技和哑剧。有些工作,比如高空作业(例如采椰子),动物园里的饲养工

作,山区的护林任务,林区的邮递工作,也许让猴子来做要比人出色得多!

笔猴――手指大小的猴子(附图)

 

墨猴(赵长春小小说) 来源: 方城网 时间: 2007-07-03 点击数: [字号: ] [打印] [关闭]
如果算上田中林子来过袁店河畔的话,日本鬼子在8年抗战时期的《方城县志》里应该被写成“流窜过裕州(方城古名)九次”。
不过,田中林子来到店河畔时,是文文雅雅的。当时五爷只觉得门口人影一闪,田中林子就进来了,标准地鞠躬后,就专注地看五爷挥毫。五爷心一惊,便放慢了运笔的速度,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五爷不敢停笔,他怕没有笔锋舔纸的声响,那墨猴儿就爬出笔管儿来吃墨,舔吃笔毫上的残墨。田中林子就为这只墨猴来的。
而五爷就是中国人中当时拥有墨猴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可以说是超不过五分之一。这只墨猴已跟五爷好几年了。五爷一做完字画,它就跑出来,叽叽地吃笔锋上的残墨,不一会儿,肚儿凸出,如一个滚圆的花生核。它会冲五爷抱拳作揖,然后悠然爬进笔管。
五爷对墨猴倍加呵护,最想的是给墨猴找个女伴。
偏巧田中林子就有一只母墨猴。林子的爷爷曾从中国带走一对墨猴。传到田中林子时,就只剩一只母墨猴了。他就按照爷爷日记里关于墨猴的记载,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南阳,来到了袁店河畔……那时候,给日本人当孙子的大有人在。五爷气恼地怒视汉奸一眼,就把那人轰出去了。那人就领着田中林子上门了。
田中林子彬彬有礼地看五爷写书做画,不言不语。他干脆让人搬来椅子倒上茶水,坐在五爷对面一脸笑意,看五爷狂草《满江红》行书《石灰吟》红描《苏轼牧羊》……直至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五爷仍在慢慢地写着画着,不敢停墨,他用了内功,手不颤,腕不抖,只是鞋内蓄满了汗水。田中林子点头又摇头,走了。
等田中林子刚钻进村口的车内,五爷就轰然瘫在椅子上,手指僵硬,那墨猴就忽地跳出笔管,大吃特吃起残墨来。五爷眼里是无尽的爱抚,在墨猴身上游走。
五爷慢慢地把笔管扣上,吃饱了肚子的墨猴没有法儿进入。五爷就把墨猴捏捧在鼻前,仔细地看……在五爷的轻抚慢摸中,墨猴“叽”地叫一声,从胯下汪出一珠针尖大小的血。
然后五爷把一个米粒样儿的东西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了。五爷又吮了一口老烧酒,轻轻地用舌尖吻墨猴的伤处。墨猴细泪滚滚。五爷老泪纵横。
第二天,田中林子又来的时候,腰里挎了把战刀。。五爷不展纸不研墨,拱手把装着墨猴的笔管奉给他。田中林子大笑而去。
五爷也大笑出门,顺袁店河乘竹筏而去,再也没有回来……
不知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墨猴?

 

小时候有幸我见过最珍稀的墨猴(也叫笔猴)

默认分类   2007-07-20 22:58   阅读535   评论5  
字号:    

 

                           小时候有幸我见过最珍稀的墨猴(也叫笔猴) 

大约1945年我13岁时,到巴县县长卢启勋(1949年底全家移居香港)家去玩,(重庆马王坪旧县府内),见客堂正好一位先生在为他题字,先生是著名数学家何鲁教授,我被写字台上的一支墨猴吸住挪不动步,到那里不看书法,却把眼球牢牢的钉在墨猴上。它全身黑而亮,油亮又柔软的短毛,紧紧的贴在它的皮肤上,仿佛是光突突的,它乖乖的坐在砚台旁,两眼泛着黑光,东张西望,长得和猴子一样,不到半市尺长,不到4两重,小巧玲珑,可爱极了,我真想去摸摸,但有名人在场,不敢随心所欲,只能静静的平息欣赏,当横幅写完后,那小精灵望何鲁教授一眼(我猜这猴一定是他的),然后它就跳到砚台上,熟练的把墨舔的干干净净,就跳到一个精致的漆木雕花的盒子——它的家里去了。我是半途去的,没见墨猴磨墨,我想它太小,拿不动那名贵的墨,更没力气研磨墨。但墨猴吃墨,陪它主人书法可是千真万确的。

  墨猴是神奇的小精灵,以后我一直都没有听见过关于它的信息,这种珍稀动物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它是我国独有的吗?(因只有中国才有墨对吗?)我清楚的记得,大约60年代初人民日报刊载过有人在南洋见过的报道。(可到图书馆查阅)

我庆幸我居然和它有一面之缘,但愿今生能和它再相见。

如果那么灵性的小东西在地球上消失了,我就有责任在我还未消失前,把它曾在40年代,被一个知名的数学家何鲁先生饲养过的经历告诉大家,何鲁教授当时在重庆大学任教。

我国那时确确切切还有墨猴。

  我将网上搜索的夜茶轩论坛 ,《 行走天下 》笔猴介绍一下:武夷山笔猴:

在清代道光刻本《武夷山志》中,有“王孙似猴而小,大仅如拳”的记载。

据传,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过去曾经生活着一种体重仅四、五两(约合120~150克)的猴子。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时就饲养了一只从山中捉来的猴子。这只猴子,身高如笔杆,体重不足半斤,生性机灵,逗人喜爱。经过朱熹苦心驯化,甚听主人使唤。在书房里,朱熹读书,它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笔筒上“洗耳恭听”;朱熹要写文章,它就跳下笔筒勤快地磨研墨水;主人外出,它就老老实实,寸步不移地看守书房,不让生人进入。这么乖巧的袖珍猴子世上罕见,难怪清代李如龙作诗称赞:“武夷笔猴倍珍奇。”

古代武夷山是否真有这么一种“笔猴”,还可以继续考证。现在想再发现“武夷笔猴”恐非易事。但武夷山上植物种类众多,猴子的食物丰富,旅游观光者想见猴子是不会太难的。

 

墨猴:在我国广西阳朔地区,生长着一种拳猴。浑身金黄闪亮,两眼烁烁有光。拳猴极小,能够装入笔筒,因此常在筒内盘曲而睡。主人常常将它连同笔筒置于案旁。如果叫它磨墨,只要把笔筒轻叩三下,它就飞快地跳出来,跪在砚台旁边,先用前爪捧墨,然后慢慢地磨。直到主人叫它住“手”为止。有趣的是,主人写字时,它一直趴在砚台旁静候,有时发现桌上出现蚊、蝇、蚂蚁一类的小昆虫,它即奋力扑去,捉住吃掉,待到主人离去,它又伸舌将砚中余墨舔个精光,然后跳入笔筒里睡大觉。由于它能磨墨、舔墨,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它为“墨猴”。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5-12 00:21 , Processed in 0.1291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