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2|回复: 5

追逐落日的汉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16: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是来雪宝山驴行的。雪宝山上的“一支梁”坐落在开县大巴山脉的高山上。梁上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甸,环山包裹着草甸。茫茫的草原荒无人烟。这时节的山梁上,冷风肆无忌惮的狂吹着。斜雨飘散在青草上,浮云乱缠于山峦之间。整个草甸上空,除了风声、雨声、就是鸟虫之声。那各式的声音,让偌大个世界沉寂得叫人有些害怕。
    山梁上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眼前还是风和日丽,转眼间就可能大雪纷飞,寒气逼人。梁上阡陌交通,如果无人带路,你很容易在这梁上迷失方向。听说前不久,有两个重庆的年轻驴子在七窝凼半山腰上就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岩洞中一呆就是三天。带的食品所剩无几,精神开始有些恍惚。在绝望之中,被上山采药的农夫发现才得以生还。
    我们急切的想找一个向导,带我们到西流溪去。听说七窝凼有个护林站,站上的护林人可以作向导。我们来到七窝凼时,只见大门紧紧的锁着。门边墙上用粉笔写着“来人找我,在对面山上”。我们就面对大山深处齐声高呼。“有人吗?有人吗?”那如宏的声音,久久的回荡在七窝凼的山谷中。
    不知过了多久,从山林里隐约的走来一个人影。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才发现是一个脸色黢黑的壮年汉子。身上还穿着一身退了色的绿军装。他微笑着问明情况后,愉快的答应了下来。当大家听说他愿意带我们去二十多里远的西流溪,都欢乎雀跃。忘情的扑向大草原。去追成群的马儿,三五成群或是相伴照相,或是仰天长歌。
    在艳阳天下,老秦一路带着我们行走在叉路重叠的山路上,在这如画的草地间,我们快乐而顺利的朝西流溪方向行进。老秦主动的背起女驴子的背包。汗水从脸颊上一颗一颗的往下掉。他依然的迈开步子,边走边给我们介绍山上的情况。介绍遇到熊怎样应对,遇到毒蛇怎样处理,脸上没有一点倦意。渴了,我请老秦喝水,他却笑着从自己的衣里拿出矿泉水瓶装的山水来喝。交谈中我了解到,面容像五十开外的他其实只有四十岁。他的母亲是重庆知青,一九六九年下乡来到遥远的穷乡僻壤的大山里落户。一住就是一辈子。他是重庆知青在开县第一批后代。上过中专,毕业后来到农场护林,至今已经干了十多年有余。
    这里世外桃园,风景如画。可是对于护林人来说,它却像人间地狱一般。这里没有电,没有通讯。水是地下浸出来的一点点山水。站上就一个护林人值班。平日里,这里不见一个人影。天气好时偶尔有几个上山采药的农夫出现在山坡上。慢慢时空让人难以忍受。每到夏秋两季,草有半脚之深,会把所有的小路都给挡住。说是小路,其实那不是路,只是羊场小道而已。一眼看去,草原上根本就没有路。那小道上,不时会有毒蛇盘踞。你如走在看不到地面的小道上,很容易会采上毒蛇。最难的还是冬季,冬季里,漫山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老秦除了看看山间的森林外,乘下的就是独自一人守在小屋里,围着柴火过日子。要是春节期间,更是寂寞难赖。山下万家灯火,家家张灯结彩。人们呼朋唤友,共叙友情。而山上的老秦,只能人单影孤,守着一支又一支的蜡烛,与烛光中的影子共度除夕。有谁能知道个中的滋味?有谁能赖住这万般的寂寞,那是灵魂炼狱,那是对人性的煎熬。亲情、友情和爱情在这里成了一种奢侈与渴望。
    不知是因为山高紫外线太强的原因,还是因为天气易变的作用,不知是因为长久的独处,还是内心世界的孤寂,让这个汉子变得如此的黢黑而刚毅。他带我们去二十多里外的西流溪,步履是那样的坚定,没有一丝怨言。我们给他带路的费用,他却摆摆手,不好意思婉拒我们的好意。四个多小时的徒步,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西流溪。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要求与老秦合影。便把他紧紧的拥挤在中间,害怕他离去。
    老秦回去了,我送他到路口,依依不舍的挥手着别,那西去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丛林之中,但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望着夕阳下老秦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西去追日的夸父。
远古的夸父看到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他心里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为了让天地间风调雨顺,为了自己部落民众快乐的生活,他决心独自一人去追赶太阳。他要捉住太阳。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赶。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夸父累了,就微微打个盹,饿了,就摘野果充饥。可是,夸父仍然没有追到太阳,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夸父追日”表现出的是一种华夏民族无私奉献之精神,它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意志与不掘之精神。几千年来,这种精神早已铸就成我们民族的灵魂。久违的民族之魂又一次的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秦西去了,他跟着夸父的脚步,去追赶西去的太阳。



[ 本帖最后由 手击空月 于 2009-5-31 17:24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5 23: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好久带我们去走一回噻
发表于 2009-6-5 01: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12 1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辽宁丹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17 04: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廊坊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30 19: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广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驴友空间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渝ICP备2023013758号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6-14 16:12 , Processed in 0.14576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