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34:27

香火: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35:39

打望美女:









ffemma 发表于 2011-7-12 10:39:24

风格转变了,有点小幽默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39:56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1-7-14 01:44 编辑

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人长年累月络绎不绝。
“无论如何,死前一定要去一趟拉萨。”或“死也要死在拉萨”是纯朴的藏民们最大心愿。
因此,“拉萨”的真正意义,毫无疑问就是圣地。


对我来说,要理解宗教的价值观,其实有些困难。
不过为了瞧瞧“在布达拉和大昭寺朝佛的景观”以及欣赏沿途的风景,也许是我来拉萨的真实想法。如果能再拍到些自以为得意的照片,就更是心满意足。



这样的理由,对于“死前想要去一趟……”的人来说,是蛮抱歉的一件事。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1:06

对藏区的人来说,他们大多从家中出发,历时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一路磕长头磕到布达拉,磕到大昭寺,
然后在大昭寺再磕下十万个等身长头。

然后回家,或者继续朝佛。

这段旅程可说是难以想像。

盘缠不多,风餐露宿,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心中的圣地。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2:09

旅行者像是挖到宝似地盯着这些磕长头的藏民,一点儿都不在意地对着他们拍照。

我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不知道被人盯着看的感觉如何?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2:53

两个可爱的小学生,冲我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4:09

在藏区,随处可见嘛呢石。嘛呢石代表着,比石头更坚定的信仰。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个场景,便是高远的蓝天白云之下,人们一边往嘛呢墙上添加石头,一边默诵经词,添好了石头之后,充满虔诚地用额头轻轻地碰触它。


正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一样,草原上本没有嘛呢堆,添加的人多了,这些石头由少到多,由寡到众,在经过漫长的时光之后,一座座嘛呢堆拔地而起,越垒越高。
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


它是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4:48

它以石头的方式暗示我们:信仰和怀念的力量如此强烈。

只有它,才能抵挡那所向披靡的似水流年。



一闭眼,万水千山,一睁眼,苍海桑田。







天晴 发表于 2011-7-12 10:45:57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1-7-12 10:46 编辑

晚饭时间,C老师问:“你吃过藏餐吗?”
“当然吃过。”

“吃过什么?”
“酥油茶、冰冻的牦牛肉还有毡巴。”

“哈哈”C老师笑:“这不是藏餐。真正的藏餐是藏族贵族吃的,也是用煎、炸、煮、炒的方法来烹调,非常美味!”
“你怎么知道?”
“书上说的。”

要知道,我是一个听不得哪里有好吃的人。在重庆,那些大街小巷里的特色美食,我总要迫不及待地飞奔而去。
“那我们去吃吧。”



上了出租车,对司机说:“带我们去味道好的藏餐厅吧。”
他却一脸没好气:“什么,你们要吃藏餐,怎么会想吃那些东西?”

C老师不安地看了我一眼。
我连忙安慰C老师:“这个司机是东北人,吃不惯藏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吧,去西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