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寒冬来了,跟大家分享下失温时候的紧急应对方法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0-12-19 22:03 编辑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前几天,主城区竟然迎来了久违的小雪!
眼瞅着元旦将至,很多驴友在筹划着这样那样的玩雪线路。鉴于前不久发生的两次迷路事件中,迷路者都经受了严寒的考验,所以现在把我知道的失温状况下的紧急处理方式小小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版好久都没有新帖子了,自己写一篇,自己加个精华,不客气啦,嘿嘿嘿嘿嘿!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0-12-19 21:03 编辑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为37摄氏度,这是基本常识。如果一个人的体温长时间降到35摄氏度以下的话,就会面临生理危险,通常我们把这叫做失温。寒冷天气条件下的身体汗湿、持续暴露在寒冷、大风、以及被冷水浸泡等都会造成失温。
体温过低的后果是可怕的,其症状分别表现如下:
轻度失温的时候,人会感到非常强烈的寒意,为了给身体提供热量,全身会无法抑制地战栗不止,皮肤上会生成一层小疙瘩(就是所谓的鸡皮疙瘩),手指和脚趾变得冰凉,僵硬,甚至无法处理一些诸如系鞋带,穿针眼之类的细活,同时注意力也会相应下降。虽然这个时候寒冷的感觉最盛,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如果这一切不能得到扭转,那么将会变成中度失温。这个时候,人的体温会进一步下降到33摄氏度以下,随着人的注意力进一步涣散,寒冷的感觉变得没有会下降,并且战栗有可能会停止,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机能会本能地停止活动,减少流向四肢的血液,从而为主躯干保留能量。
如果任由情况进一步恶化的话,人会变得昏昏沉沉,甚至神志不清,有强烈的入睡欲望,浑身上下变得虚弱,不想做一切活动。这个时候,即使是厚衣服保护下的身体主躯干部分也会变得冰冰凉凉。
最后的结局就是——死亡!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0-12-19 20:41 编辑
鉴于长时间失温的后果如此严重,所以一定要进行及时处理:
1。在同伴出现低温状况时,应该马上将其安置在无风的地方,比如搭建帐篷或者找个小屋,让伤者迅速进去避寒;
2。注意不要让伤者的背部直接接触地表,而应该用厚的垫子做好相关铺垫,再让伤者躺上去。再用保暖物,如毛毯、棉衣等包裹住伤者的头部,让其保持清醒,并且有效防止头部热量丧失。
3。如果伤者尚有意识,应该让他喝大量的热糖水,以补充热量和能量。
4。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一个或者几个健康的人可以和伤者躺在一起以提供热量。如果可以洗澡的话,让伤者躺在不超过40度(绝不能滚烫)的水里是绝佳的治疗方法。
5。也可以用暖宝宝,暖水袋,电热炉等放置在伤者的大腿根部之间、后颈、胃部、背心部位。如果当时的条件下找不到暖宝宝之类的东西,也可以将石头烧热,然后用衣服或者别的织物包裹起作为取暖器使用。但要注意小心烫伤。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0-12-19 20:49 编辑
容易犯的错误:
1。让伤者喝酒精饮料;
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伤者的血液循环加快,毛孔扩大,从而造成热量的加速散失;
2。用温水浸泡伤者的四肢,或者用暖袋温暖伤者的四肢
低温患者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其主体躯干部位的热量,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伤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伤者四肢,造成主躯干部位体温持续下降;
3。摩擦伤者的四肢以取暖
道理同上;
4。使用超过40度的取暖物质
会加速血液循环造成体温流失;过高的温度还会导致烫伤;
5。脱下伤者的衣物
棉类的衣物,即使潮湿仍然具有一定保暖性。如果脱掉衣服,会加速身体水分挥发,从而进一步失温。
好................... 只要不穿鸟就不得感冒。。。。。哈哈哈
多穿点,多带点吃的,稳当 与其出现失温后紧急处理,不如一开始就加强预防
1。多带点衣物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掌握行进中增减衣物的节奏更为有效。可以将保暖衣物置于方便拿取的地方,行走伊始就需要减衣物,以避免身体汗湿,造成失温。一旦停下休息,则需立马采取保暖措施;
2。冬日出行,可以带点暖宝宝,烘手炉之类的取暖物质以备不时之需;
3。可以将救生毯作为救急物质随身携带;
4。不要长时间暴露于寒冷、大风的环境下;
5。冬季过小河、溪流,小心别掉水里;带好雨衣,以防雨雪;
6。宿营地选择在避风避寒之地;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0-12-19 21:25 编辑
如伤者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尽快将其送至医院进行诊疗!
人的生命很脆弱,但是也很顽强,曾经有不少通过坚持急救而挽回伤者生命的先例,所以,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不要轻易放弃对伤者的急救措施! 学习了 回复 七色 的帖子
又放水!:L:Q:diz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