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气 (smell /aroma)<br>
- 深度 (depth)<br>
- 复杂性 (complexity)<br>
- 收结 / 回香 / 余味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br><br>
口味这东西,其实各人各异。固然有人喜爱新世界(New World) 葡萄酒的直接明快;也有人喜爱如法国波尔多红酒红膩、含蓄特质的传统拥戴者(当中不乏附庸风雅者)。<br>
<br>
话虽如此,一套既得传家推祟,又为普罗大众接受的基本评赏准则,在葡萄酒界中还是存在的。<br>
<br>
香气 (aroma / smell) <br>
喝葡萄酒前,专家很喜欢用鼻子闻一闻酒所散发的香气。愈香当然愈好。色香味俱全这道理,古今中外,都没有分別。<br>
<br>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葡萄酒香气还包含复杂性,譬如在为时十秒的闻香过程中,第一秒和第五秒及第十秒的感觉可能不尽相同。<br>
<br>
简言而之,量、强度及复杂性愈高,香气质素愈高,而葡萄酒的整体价值亦提高了。<br>
<br>
深度 (depth) <br>
葡萄酒在口腔中停留时的一面。<br>
喝葡萄酒如啤酒般痛快,简直是暴殄天物。好的葡萄酒,入口后不应立刻吞下,而应用舌头四周轻轻撩动,细心感受酒的味道。随着时间增长,依然能继续保持相约程度的味道,更好的酒甚至味道会逐渐增强;直至某个时间味道开始有减弱的迹象,此时方应吞下葡萄酒。<br>
<br>
复杂性 (complexity) <br>
葡萄酒在口腔中另一特性 <br>
要尝出葡萄酒味觉的复杂性,方法如品尝其深度(depth)一样,酒入口后不应立刻吞下,而应活动舌头细细品味。<br>
<br>
上等葡萄酒,味道一定有二种或以上,第一次活动用舌头,你可能感觉到黑加伦子(black currant) 味;第二次则有士多啤梨味;第三次则甚至有近似菠萝的味道!!<br>
<br>
自古以來,专家常苦心思量,寻找其他食物味道去形容一支复杂的葡萄酒。但味道这东西真的可以有100%准确的字眼去形容吗? Hugh Johnson就批评过他的同行们滥用食物味道词语來描述葡萄酒的不专业态度。<br>
<br>
收结 / 回香 / 余味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br>
故名思义,余味指的是吞下葡萄酒后,余留在口腔中的一点点葡萄酒继续对味觉产生的味道。<br>
<br>
中国人喝完一杯好茶后,会用『齿夹留香』去形容。 同样道理亦适用于葡萄酒。 舌头要够敏感才行 我喜欢红酒。 红酒是个好东西,有品味,当然喜欢! 谢谢丸子,偶喜欢喝红酒 口感最重要的哟!!!!! 我不喜欢红酒,假酒太多,豆是不是假的也是黑差的.难喝死了.
页:
[1]